[发明专利]一种罗非鱼饲料配方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36756.0 | 申请日: | 2009-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3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坚;田丽霞;阳会军;高文;邓世喜;金胜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卫 |
| 地址: | 510275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罗非鱼 饲料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碳水化合物罗非鱼饲料配方。
背景技术
罗非鱼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及中东大西洋沿岸咸淡水水域中,是非洲淡水和咸淡水 水域中的主要经济鱼类。由于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食性广、饵料要求低、病害少、 对环境适应性强、群体繁殖力强等优点,是良好的养殖对象,并被其它国家和地区广泛 引进。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养殖生产以及出口国家;据统计,2007年 我国罗非鱼产量为113万吨,同年世界罗非鱼产量约为260万吨。罗非鱼已成为我国(尤 其南方)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是主产区农产品出口创汇的主打产品之一,也是广 大农户增产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罗非鱼对蛋白的需求量为25%-40%左右,可有效地利用各种植物性原料。罗非鱼 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根据其复杂程度而异,能比较好地利用淀粉,适宜量为25%-35%。 随着近年来全球性能源及粮食资源价格的持续飙升,饲料蛋白原料的价格也不断攀高, 使得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生产者的成本不断增加、收益下降,这很大程度地制约了罗非 鱼产业的发展壮大。而且饲料中蛋白原料含量过高,在造成饲料蛋白转化率偏低、资源 浪费的同时也引起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过高等环境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减少饲料蛋白原料使 用量,而且对罗非鱼生长和饲料效率未造成不良影响的高碳水化合物罗非鱼饲料配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罗非鱼饲料配方,由如下重量百分数的营养成分组成:
粗蛋白25%-30%,粗脂肪3%-5%,灰分7%-9%,碳水化合物40%-55%, 水分9%-11%。
本发明的配方技术,通过提高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水平而减少蛋白原料的添加 量,并保证饲料中蛋白、脂肪、灰分等物质的含量水平满足罗非鱼的最佳生长需求。
本发明的配方技术对原料不做特别限定,只要添加各种原料后饲料中的营养成份能 满足上述比例即可。其原料添加优选为:蛋白源原料60-70重量%,脂肪源原料2-5 重量%,糖源原料25-35重量%,维生素0.4-1重量%和矿物盐1-1.5%重量;所述的 蛋白源原料为豆粕、菜粕、棉粕、米糠粕、DDGS、鱼粉及结晶氨基酸(包括L-Met、L-Lysine sulphate和L-Thr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脂肪源原料为豆油或磷脂或其混合 物;所述糖源原料为面粉或玉米粉或其混合物。
在上述饲料配方中,所述维生素包括硫胺素、核黄素、吡哆醛、尼克酸、泛酸钙、 生物素、叶酸、肌醇、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12、胆碱、维C磷酸酯、维生素 K3和维生素D3。所述矿物盐包括Zn、Mn、I、Fe和Cu盐。
磷含量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磷酸二氢钙来补充磷元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罗非鱼饲料配方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饲料配方降低了蛋白含量,提高了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节约蛋白原料、降 低饲料成本、减轻污染。经过长期饲养实验结果表明,本配方技术下的饲料适口性好, 用本配方生产的饲料饲养罗非鱼取得较好的生长效果。与高蛋白含量的饲料比较,本发 明的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型罗非鱼饲料可取得相当的生长效果和更优的饲料效率;与同 等蛋白脂肪水平的饲料相比,本发明的罗非鱼饲料取得更好的生长效果、蛋白转化效率 高和更低的氨氮排放量。
2.从饲料原料来源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配方技术较多地采用了易被罗非鱼消化吸收且 价格较低的植物性原料,有效地减少了动物性原料的使用,减少动物资源的浪费,植物 性原料具有更强的可再生能力。
3.从饲料原料多样性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配方技术采用添加多种蛋白原料克服了单一 蛋白源氨基酸不平衡的问题,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氨氮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4.高碳水化合物罗非鱼饲料的成功研制是目前饲料配方技术的一大突破,实为罗非鱼 饲料开发新思路。高碳水化合物罗非鱼饲料不单符合经济利益,也符合环境生态利益的 要求,将成为未来罗非鱼饲料配方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6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