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灵芝孢子粉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6615.9 | 申请日: | 2009-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添 |
主分类号: | A61K36/074 | 分类号: | A61K36/074;A61K9/14;A61P35/00;A61P3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曾志洪 |
地址: | 517578广东省东源县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芝 孢子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灵芝孢子粉加工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提高灵芝孢子粉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产量和质量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灵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s Fr.)Karst],别名:神草、仙草、瑞草,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多孔菌目,灵芝科,灵芝属。
灵芝是一种著名的药用菌,历代医书中记载灵芝具有益心气、益肺气、安神补肝、坚筋骨,利关节等多种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灵芝是滋补强身、扶正固本的珍贵药物,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延缓衰老,强化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具有抗肿瘤及抗放射、抗心血管系统疾病、保肝解毒、调节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多种功能。
灵芝的生产,历史上多以野生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灵芝的人工栽培也应运而生,而且推广应用很快,其栽培方式主要是大田段木栽培,以获取灵芝子实体为主要生产目的,其孢子粉难收集,杂质多,质量差。
灵芝孢子粉是灵芝的种子,其有效成份是灵芝的几十倍,在防治疾病和提高人体免疫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特别是作为治疗癌症的中药效果显著。因此在灵芝栽培过程中怎样提高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灵芝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孢子粉产量和质量的灵芝孢子粉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灵芝孢子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选育;
2)无菌栽培;
3)出芝;
4)密封环境下弹射收集孢子粉;
5)对子孢子粉进行干燥、破壁;
6)包装。
所述菌种选育步骤包括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和菌种分离工序;其培养基由马铃薯200份、葡萄糖20份、琼脂20份、蛋白胨4份、维生素B15份与水1000份配制。
所述菌种分离依次包括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分离。
所述母种的获得过程为:选择灵芝菌蕾或菌盖边缘的生长圈作为分离材料,用75%的酒精清洗三次,用无菌水反复冲洗三次后用于分离,分离时用消毒过的解剖刀削去菌蕾或生长圈表面部分,挑取一小块组织移接到培养基上。在25-28℃下培养,获得母种。
所述栽培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1)以杂木屑78%、麸皮15%、玉米粉6%、石膏粉1%配置栽培配料;
2)栽培配料与水以1∶1.5比例混合,拌料均匀后装菌袋,袋口扎紧;
3)将装好配料的菌袋常压蒸汽灭菌,常压灭菌温度小于或等于105℃,灭菌时间10-12小时;
4)灭菌完成后,将菌袋放入接种室内,用消毒气雾剂熏蒸或用紫外灯照射,待温度下降至30℃时将菌种接种在菌袋中,并及时把袋口扎好。
5)将接好的菌棒移入已消毒好的培养室内,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5%,在25℃-28℃时经过一个月发菌,获得菌丝。
所述出芝工序为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进行开袋出芝。其中最适当的温度为25-28℃。
所述开袋方法为在袋口的旁边用消毒好的小刀开一个“十”字形状1厘米宽的小口,开口的位置尽可能保持一致以保持灵芝与灵芝之间的距离一致,防止粘连。开袋过程中空气湿度保持在90-95%。
所述弹射收集孢子粉工序包括:在灵芝子实体菌盖边缘白色消失,边缘变赤,与子实体盖面色泽一致时,用湿布将菌袋抹干净,上架准备弹粉,用白色薄布将菌架封严,35-45天后揭开薄布,用毛刷收集孢子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灵芝孢子粉生产工艺中由于配方材料绿色环保;栽培环境不受污染;栽培过程不施肥料、不喷农药;密封环境下弹射收集孢子粉,从而确保孢子粉质量好,产量高。本发明的优点是将整个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最优化,可制备高纯度的灵芝孢子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灵芝孢子粉生产工艺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主要加工工艺过程如下:
菌种选育→无菌栽培→出芝管理→上架弹射孢子粉→收集孢子粉→采收子实体→干燥→破壁→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添,未经李海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66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电话簿查找方法
- 下一篇:手机报警方法及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