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直配向模式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6515.6 | 申请日: | 200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4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吕岳敏;陈伟川;李永忠;吴永俊;沈奕;黄晓炀;程立强;王瑞生;杨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5;G02F1/13363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德轩 |
地址: | 515065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模式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多畴显示的垂直配向模式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中,垂直配向(Vertically aligned,简称VA)模式液晶显示器包括上透明基板、下透明基板和负性液晶层;上透明基板的内侧面设有上透明电极,上透明电极的内侧面设有对负性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起垂直配向作用的上垂直配向层;下透明基板的内侧面设有下透明电极,下透明电极的内侧面设有对负性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起垂直配向作用的下垂直配向层;负性液晶层设于上垂直配向层和下垂直配向层之间;通常上透明基板的外侧面设有上偏光片,下透明基板的外侧面设有下偏光片。上述内侧面是指朝向负性液晶层的一面,外侧面是指远离负性液晶层的一面。负性液晶层中的液晶为负性液晶,通过上垂直配向层和下垂直配向层的作用,使液晶分子在无电场时与上透明基板和下透明基板垂直;当在上透明电极和下透明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倾斜并出现双折射效应,从而改变光的偏振状态来实现显示。
目前的VA模式液晶显示器基本上都是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依靠有源矩阵进行驱动,具有高对比、宽视角的特点,主要被应用在液晶电视等大屏幕显示器上。为了使液晶显示器在各方向视角对称、均匀,目前已有人提出将一个像素内的液晶分子倾斜的方向控制在多个方向上的技术,以实现多畴显示,其中畴是指液晶分子倒向一致的区域,多畴即不同液晶分子倒向的多种畴并存,不同畴的平均化作用使得液晶显示器在各方向视角对称、均匀。目前,多畴技术主要有MVA(多畴垂直配向)和PVA(图形垂直配向)两种。对于MVA而言,目前有采用突起物对液晶分子进行定向的方法,施加电压时,突起物可以控制突起物附近的液晶分子的倾斜方向,并且进而影响与突起物相距较远的液晶分子的倾斜方向,使液晶分子倾斜于突起物的两侧,从而在一个像素内形成多个畴。对于PVA而言,目前采用带有一定形状的微小蚀刻沟槽的ITO图形设计产生的边沿电场进行定向,也可以在一个像素中产生多个畴。但是,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和制造工艺非常复杂、制造成本非常高,很难应用在一些小尺寸、非标准尺寸的产品上。
无源矩阵液晶显示器(PM-LCD)采用动态驱动,相对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来说,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尺寸设计灵活性好的特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设备上。目前已有动态驱动(即无源矩阵的驱动方式)的VA模式显示器,其采用摩擦方式进行定向,但是这种定向方式无法实现多畴显示,以致其视角存在盲区,该盲区在高路数驱动下会往正视角偏移,故这种方式无法实现高路数驱动,只能应用在低路数(<10路)的笔段型产品上。另外,摩擦定向的工艺过程,还可能导致灰尘等异物的引入,静电、摩擦损伤的发生,使其制作良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源矩阵垂直配向模式液晶显示器,这种垂直配向模式液晶显示器能够实现没有视角盲区的多畴显示,可以实现高路数驱动,并且结构和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源矩阵垂直配向模式液晶显示器,包括上透明基板、下透明基板和负性液晶层;上透明基板的内侧面设有上电极,上电极的内侧面设有上垂直配向层;下透明基板的内侧面设有下电极,下电极的内侧面设有下垂直配向层;负性液晶层设于上垂直配向层和下垂直配向层之间;上电极由多条相互平行的上条状电极组成,下电极由多条相互平行的下条状电极组成,上条状电极和下条状电极均呈长方形状,上条状电极与下条状电极相互正交,形成像素矩阵,上条状电极和下条状电极的交叠区域为像素区域,其特征是:所述每个像素区域中,上条状电极由沿其走线方向设置的上沟槽分割成多个上条状次电极,下条状电极由沿其走线方向设置的下沟槽分割成多个下条状次电极,上条状次电极和下条状次电极的交叠区域形成次像素;同属一上条状电极的上条状次电极之间保持电导性,同属一下条状电极的下条状次电极之间保持电导性。
具体地说,在像素区域中,相邻的上条状次电极之间被上沟槽分隔开,上沟槽构成相邻两上条状次电极之间的间隔区域;而在像素区域外,同属一上条状电极的各上条状次电极电连接,使得施加电压时,同一像素的各上条状次电极获得相同的电压。同样,相邻的下条状次电极之间被下沟槽分隔开,下沟槽构成相邻两下条状次电极之间的间隔区域;而在像素区域外,同属一下条状电极的各下条状次电极电连接,使得施加电压时,同一像素的各下条状次电极获得相同的电压。也就是说,进行驱动时,以像素作为单位进行驱动,同属一像素的所有次像素作为一个整体被驱动。
通常上透明基板的外侧面设有上偏光片,下透明基板的外侧面设有下偏光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未经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6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输入路径的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管线固定用扎带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