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作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6506.7 | 申请日: | 200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2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大族粤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00 | 分类号: | B23K26/00;G05B19/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区(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作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激光作业方法,其通过激光束对作业台面上的待加工物进行切割。
背景技术
目前,激光作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普及到许多制造领域,激光的空间控制和时间控制性很好,对作业对象的材质、形状、尺寸和作业环境的自由度都很大,特别适用于自动化作业,激光作业系统与计算机相结合可构成高效自动化作业设备。目前的激光作业装置在对各种板材进行激光切割作业时,先将作业物置于作业台,尤其是作业台内的由一组固定支撑柱所组成的支撑面上,然后计算机控制驱动机构按作业轨迹对作业物进行激光切割,使制品与残料分离,切割完毕。
目前的激光作业方法在实际使用中都会存在如下不足:由于激光束按作业轨迹进行切割时,激光束将作业物穿透后,透射到作业台面或固定支撑柱上,从而产生激光反射,该反射激光对制品背部造成不同程度的灼伤,使成品率大大降低。由此,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业内追求的提升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失,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反射激光灼伤制品以便提高成品率的激光作业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加以实现:一种激光作业方法,它通过计算机将支撑点阵与作业激光束运行轨迹进行数据对比分析,而后通过对支撑阵列中各个支撑单元的状态控制,实现支撑点阵中相关支撑端对作业激光束运行轨迹的避让,所述的支撑阵列为支撑单元的集合,所述的支撑单元有支撑端,所述的支撑点阵为各个支撑端的集合。
所述的支撑端可受控脱离支撑状态。所述的步骤包括如下:
a)、将支撑点阵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
b)、将作业激光束运行轨迹数据输入计算机;
c)、将作业物置于支撑点阵上;
d)、计算机对作业激光束运行轨迹数据和支撑点阵坐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位于作业激光束运行轨迹上的相关支撑端及所属支撑单元;
e)、驱动支撑阵列中的相关支撑单元,使位于作业激光束运行轨迹上的相关支撑端在所属支撑单元的驱动下在作业激光束到达之前进行避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方法引用计算机将支撑点阵与激光作业轨迹进行对数据对比分析的方式,并采用承载作业物的各支撑端可随其支撑单元独立动作的方法,使相关支撑端得以有效避让激光作业轨迹,避免了因激光反射所导致的对制品背部的灼伤,有效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框原理图。
图2是实现本发明的一种激光作业装置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1、机架;2、作业台;3、激光器;4、光路;5、激光作业头;6、计算机;7、支撑单元;8、支撑端;9、作业物;10、作业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介绍:
一种激光作业方法,它通过计算机将支撑点阵与作业激光束运行轨迹进行数据对比分析,而后通过对支撑阵列中各个支撑单元的状态控制,实现支撑点阵中相关支撑端对作业激光束运行轨迹的避让,所述的支撑阵列为支撑单元的集合,所述的支撑单元有支撑端,所述的支撑点阵为各个支撑端的集合。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所述的作业步骤包括如下:
a)、将支撑点阵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
b)、将作业激光束运行轨迹数据输入计算机;作业激光束运行轨迹来源于作业物的作业工艺要求。
c)、将作业物置于支撑点阵上;每个支撑单元的支撑端均参与对作业物的承载。
d)、计算机对作业激光束运行轨迹数据和支撑点阵坐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与作业激光束运行轨迹相干涉(相交或相切)的支撑端,即位于作业激光束运行轨迹上的相关支撑端及所属支撑单元。
e)、驱动支撑阵列中的相关支撑单元,使位于作业激光束运行轨迹上的相关支撑端在所属支撑单元的驱动下在作业激光束到达之前进行避让。
作为实现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的激光作业装置,参照图2所示,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作业台2,作业台2上分别设置有激光器3和激光作业头5,还有光路4,以及计算机6和驱动系统,所述的作业台2内设置有用于支撑作业物9的支撑单元7,支撑单元7有支撑端8,作业物9由支撑端8所承载。
应用计算机6将激光束作业轨迹10与支撑点阵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找出位于激光束作业轨迹10上的相关支撑端8以及所属的支撑单元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大族粤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大族粤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65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向溜板用导轨卸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良的多功能球形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