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uk变换器的高频隔离式三电平直-直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5881.X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5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朱玲;李磊;胡伟;赵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1/14;H02M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uk 变换器 高频 隔离 式三电 平直 | ||
1.一种基于Cuk变换器的高频隔离式三电平直-直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直流电源[1]、输入滤波器[2]、隔离式Cuk三电平直流变换单元[3]、输出滤波器[4]、输出直流负载[5];所述输入滤波器[2]包括输入滤波电感[Li]、输入滤波电容[Ci],输入滤波电感[Li]与输入滤波电容[Ci]相连接,二者接头处引出线为输入滤波器[2]的第一输出端[x],输入滤波电感[Li]的另一端接输入直流电源[1]的正极,输入滤波电容[Ci]的另一端接输入直流电源[1]的负极,输入直流电源[1]的负极接地,输入滤波电容[Ci]与输入直流电源[1]相连的端口为输入滤波器[2]的第二输出端[y];
隔离式Cuk三电平直流变换单元[3]包括输入储能电感[L1]、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一功率二极管[p1]、第二功率二极管[p2]、第一升压二极管[D1]、第二升压二极管[D2]、第一耦合电容[C1]、第二耦合电容[C2]、第三耦合电容[C3]、第四耦合电容[C4]、第一隔离变压器[T1]、第二隔离变压器[T2];输入储能电感[L1]的一端接输入滤波器[2]的第一输出端[x],输入储能电感[L1]的另一端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漏极和第一耦合电容[C1]的一端,第一耦合电容[C1]的另一端接第一隔离变压器[T1]的原边输入端[a],第一隔离变压器[T1]的原边输出端[b]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源极,且两者接线引出端接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漏极和第二隔离变压器[T2]原边输入端[c],第二隔离变压器[T2]原边输出端[d]接第二耦合电容[C2]的一端,第二耦合电容[C2]的另一端接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源极,且两者接头引出线接输入滤波器[2]的第二输出端[y];第一隔离变压器[T1]的副边输入端[e]接第三耦合电容[C3]的一端,第三耦合电容[C3]的另一端接第一升压二极管[D1]的阳极,且两者接线引出端接输出储能电感[L2]一端,输出储能电感[L2]的另一端为隔离式Cuk三电平直流变换单元[3]的第一输出端[p];第一升压二极管[D1]的阴极接第一隔离变压器[T1]的副边输出端[f],且两者接线引出端接第二隔离变压器[T2]副边输入端[g]和第二升压二极管[D2]阳极;第二隔离变压器[T2]副边输出端[h]接第四耦合电容[C4]的一端,第四耦合电容[C4]的另一端接第二升压二极管[D2]的阴极,两者接线引出端为隔离式Cuk三电平直流变换单元[3]的第二输出端[q];第一功率开关管[S1]与第一二极管[p1]相并联,第一二极管[p1]的阳极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源极,第一二级管[p1]的阴极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漏极;第二功率开关管[S2]与第二二极管[p2]相并联,第二二极管[p2]的阳极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源极,第二二级管[p2]的阴极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漏极;
输出滤波器[4]包括输出滤波电容[Co],该电容的两端分别接隔离式Cuk三电平直流变换单元[3]的第一输出端[p]和第二输出端[q];输出滤波电容[Co]与输出直流负载[5]相互并联,隔离式Cuk三电平直流变换单元[3]的第一输出端[p]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588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箱齿轮轴系的布置结构
- 下一篇:变速箱齿轮轴系的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