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淤泥松吸一体化清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35843.4 | 申请日: | 200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2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孙金华;李云;樊宝康;罗勇;骆少泽;葛九峰;孙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3/9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惠忠 | 
| 地址: | 21002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淤泥 一体化 清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疏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河道疏浚淤泥的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水网地区河湖众多、水系发达,但河道淤积问题日益突出。河道淤积过厚使河道有效深度变浅,水体容量与排灌能力下降,水体内源污染加重,水生态环境恶化,削弱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疏浚是农村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保护的最有效工程措施。
国内外现有的小河道清淤泥技术结构有三种,一是打坝后用水泵抽干河道里的水,用泥浆泵将泥浆抽到岸边沉淀,但清淤时影响通航或下游供水,板结的泥浆不易抽取;二是运用抓斗式挖掘机在河堤上作业,将河道内淤泥挖出,就地堆放或用车船运走,但受河道和河堤宽度限制,不易作业;三是用水下清淤机清淤,特点是整机在水中边行走边将泥浆抽到岸边沉淀,可以带水作业,但不易控制,机具价格较高,作业完成后搬运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淤泥松吸一体化清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淤泥松吸一体化清淤装置,包括高压进水管、高压水喷嘴、淤泥吸头罩、泥浆出流管道以及一泵体,所述的淤泥吸头罩与泥浆出流管道的一端连接,泥浆出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泵体,所述的高压水喷嘴设置在所述的淤泥吸头罩上,并与所述的高压进水管连接。
在所述的高压进水管上还设置有一水压调节阀。
所述的高压水喷嘴为3个,且均布在淤泥吸头罩的同一圆上。
所述的3个高压水喷嘴喷口方向的延长线交于一点,且交点在所述的淤泥吸头罩的轴线上。
本发明淤泥松吸一体化清淤装置,包括一路高压进水管、一路泥浆出流管,高压水管内通入高压水流,高压水流经高压水喷嘴喷出,形成高压水射流,破坏松动板结的淤泥,然后高压水与松动的淤泥形成淤泥泥浆,经泵体从泥浆出流管抽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产品整体结构合理简约,具有模块化单元组合等功能,重量轻,便于搬运,无运动部件,免维护,规格和性能符合疏浚规范;
(2)结构设计独特,根据淤泥特性调节最佳吸喷流量;
(3)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的优点。
(4)易于操作,在浅水中由一人操作,在深水的小河流中由一个人站立在浮体上操作;
(5)安全、环保和成本经济,最终用户可接受的价格;
(6)易于生产,材料和生产是基于“标准”机械车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淤泥松吸一体化清淤装置由高压进水管1、高压水喷嘴4、淤泥吸头罩3、泥浆出流管道2以及泵体构成,泵体与泥浆出流管道2连接,其中泵体未示出。高压进水管1的一端通入高压水,另一端与淤泥吸头罩3内的高压水喷嘴4的进水端连接,高压水喷嘴4的数量至少为2个,也可以是3个、4个等,从高压水喷嘴4喷出高压的水射流来松动板结的泥浆,松动的泥浆经泵体抽吸,从泥浆出流管2流出,为了控制调节高压水管内水的压力和流速,在高压进水管1上设置有水压调节阀5。
通过来自最前端的高压水流,进入淤泥吸头罩内腔,由内腔形成的流体通过吸头罩上的3个孔径喷射水流松动板结的泥浆,利用动能使液体与淤积物混合后造成流动,由于理想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因此淤泥直接流向泥浆出流管道,通过泵体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5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