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淋吸收塔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35500.8 | 申请日: | 200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孙克勤;徐海涛;周长城;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78;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 地址: | 211109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淋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脱除气体中有害成份的喷淋吸收塔,尤其是一种用于烟气脱硫领域的水平气流的喷淋吸收塔。
背景技术
近年来,集除尘、冷却、吸收、氧化功能为一体的单塔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已得到广泛应用,为防止设备结垢、堵塞等现象的发生,保证烟气脱硫装置及主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国内外的脱硫工程中,烟气脱硫装置内的吸收塔多采用喷淋吸收塔,即在吸收区仅设置由若干喷淋管道组成的浆液喷淋系统,通过喷淋管道上的喷嘴将吸收剂雾化成直径极小的液滴,从而形成大量的液相反应表面积,烟气则通过该充满细小液滴的吸收区域与之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脱除烟气中有害成份的目的。
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相关结构的喷淋吸收塔,其包括烟气进口1’、吸收塔筒体3’、分别连接吸收塔筒体3’和烟气进口1’的入口连接烟道2’、与烟气进口1’位于吸收塔筒体3’同一侧的出口烟道4’、和位于出口烟道4’末端的烟气出口7’。所述吸收塔筒体3’内设有吸收塔浆液池10’和其下缘处于吸收塔浆液池10’最低液位一下的隔板9’,该隔板9’包括与入口连接烟道2’相接的隔板入口段91’、与出口连接烟道4’相接的隔板出口段92’和连接隔板入口段91’和隔板出口段92’的弧形的隔板中间段92’,隔板9’的上缘与吸收塔筒体3’的上表面相接。
吸收塔筒体3’内设有一端连接于吸收塔筒体3’的内壁,另一端连接于隔板9’上的浆液喷淋系统8’,本实施方式浆液喷淋系统8’以顺时针方向设有第一喷淋管道81’、第二喷淋管道82’、第三喷淋管道83’、第四喷淋管道84’,其中第一喷淋管道81’、第二喷淋管道82’、第三喷淋管道83’、第四喷淋管道84’上均设有喷嘴11’,且第一喷淋管道81’中喷嘴11’的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反。
通常吸收塔筒体3’入口的烟气温度一般为130℃左右,即便装设有气-气热交换器时亦接近100℃,而浆液喷淋系统8’中的喷淋管道采用玻璃钢制作,吸收塔筒体3’的内壁则采用橡胶或玻璃鳞片作为防腐材料,这些材料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在80℃以下,远低于吸收塔筒体入口的烟气温度。
相关结构的喷淋吸收塔通常与增压风机配合应用于烟气脱硫装置中。当上述结构的烟气脱硫装置启动时,首先开启浆液喷淋系统8’,随后启动增压风机,高温烟气随即进入吸收塔筒体3’内,由于第一喷淋管道81’的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反且流量较大,在第一喷淋管道81’及增压风机启动的时间间隔内,在吸收塔入口连接烟道2’内沉积了大量具有腐蚀性且有结垢倾向的浆液,即便在增压风机开启后,仍会有大量的浆液进入入口连接烟道,严重时还会倒流入增压风机,影响脱硫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入口烟道中灰垢的形成,保证脱硫装置运行可靠的喷淋吸收塔。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喷淋吸收塔包含烟气进口、与烟气进口相隔一定距离的吸收塔筒体、分别连接吸收塔筒体和烟气进口的入口连接烟道、与烟气进口位于吸收塔筒体同一侧的出口连接烟道、与出口连接烟道相连的出口烟道和位于出口烟道末端的烟气出口,入口连接烟道设有第一顶板,吸收塔筒体设有与第一顶板相连的第二顶板,吸收塔筒体内还设有浆液喷淋系统,其中,第二顶板上比浆液喷淋系统更加靠近入口连接烟道处设有烟气冷却喷淋管道,该烟气冷却喷淋管道上设有相隔一定间距的喷嘴,该喷嘴设有出口,第一顶板上设有侧挡板和连接侧挡板的末端的斜挡板,所述斜挡板的下缘低于喷嘴的出口。
优选的,所述侧挡板与烟气流动方向垂直。
优选的,所述斜挡板与侧挡板的夹角界于100°至150°之间。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喷淋吸收塔,通过在吸收塔筒体入口设置烟气冷却喷淋管道并在更加靠近入口连接烟道侧面设置挡板,从而避免了浆液直接喷入入口连接烟道造成沉积或倒灌入增压风机内,并且由于挡板的围挡,喷嘴喷出的浆液与挡板碰撞后绝大部分溅入吸收塔浆液池内,避免了入口烟道中灰垢的形成,从而保证脱硫装置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喷淋吸收塔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相关结构的喷淋吸收塔的俯视图;
图4为相关结构的喷淋吸收塔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55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