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吸附法制备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工艺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5405.8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1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祥;谢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小东 |
主分类号: | C12N11/00 | 分类号: | C12N11/00;C12M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吸附 法制 固定 微生物 颗粒 工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颗粒制备领域,尤其是真空吸附法制备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微生物固定化技术有吸附法、包埋法、交联法等。如专利号为200610134068.4的“一种陶珠为载体的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制备方法”所阐述的仍然是一种浸泡吸附,其时间长达四天,根本无法工厂化生产。又如专利号为200610134206.9的“一种微生物固定化包埋颗粒的制备方法”中阐述的方法是一种传统的包埋固定,已沿用的很多年,该方法在凝胶液中加入到泥炭土、红砖粉、粉煤灰,实际只是一个配方的改变。再如专利号为200610124636.2的“一种人造生物膜及制备方法”,该方法阐述了两种微生物固定法,一是锐孔法,利用锐孔自由或加压滴到粉末流化床上,通过振动筛分离粉末和颗粒膜。而是喷雾法,菌液加压喷雾,使雾滴微囊自由降落到粉末流化床上,通过振动筛,筛掉粉末,收集微囊膜。实际上都只是解决了一个微生物固定化胶囊或胶片不易粘连的问题,只将液态固定改成了固态粉末固定,仍是传统固定法,其缺陷是微生物只是固定在表面,单位生物量少,易脱落,易崩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真空吸附法制备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工艺及装置,利用真空吸附法制备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生物量大、稳定性强、不脱落、不崩解持效时间长,适用于各种环保用固定化微生物颗粒产品制备与生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真空吸附法制备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工艺及装置,具有如下工艺过程
a、将微生物进行发酵后进行浓缩,然后加入凝胶液混合;
b、制备固定液;
c、将水灭菌冷却;
d、将多孔、高表面积颗粒载体置于密封罐内进行抽真空;
e、将混合的微生物菌液注入密封罐,进行抽真空使得菌液注满颗粒载体内部;
f、将固定液加入密封罐进行固定,然后将多余的固定液排出;
g、在密封罐内加入无菌水冲洗浮液;
h、将微生物颗粒产品排出进行干燥。
真空吸附法制备固定化微生物颗粒装置,具有液体发酵罐、菌液浓缩罐、固定液罐、无菌水罐和真空吸附罐,真空吸附罐的上端设置有注入口,真空吸附罐的下端设置有排液口和出料口,真空吸附罐的出料口处连接有干燥设备,液体发酵罐与菌液浓缩罐通过具有开关的管道连接,真空吸附罐的注入口通过具有开关的管道分别与菌液浓缩罐、固定液罐、无菌水罐连接,真空吸附罐内部设置有搅拌器,在真空吸附罐内放置载体,将发酵浓缩混合后都应用微生物注入真空吸附罐内搅拌,后处理后,制成成品。
进一步,为了使得应用微生物固定与载体上都效果及单位生物量达到最佳,搅拌器为具有三叶的平推式搅拌器。
为了方便颗粒产品都输出进行干燥,真空吸附罐的出料口处连接干燥设备是通过皮带传输机传输真空吸附罐中物料至干燥设备。
为了使得真空罐都使用寿命长,真空吸附罐为304不锈钢制作的柱形罐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真空吸附固定法比传统浸泡吸附法单位生物量可高出10~20倍,而且稳定性强,不脱落,不崩解,持效期长,可广泛用于各种污染水体生物治理都应用微生物颗粒产品的工厂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体发酵罐,2、菌液浓缩罐,3、固定液罐,4、无菌水罐,5、真空吸附罐,5-1、搅拌器,6、干燥设备,7、皮带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真空吸附法制备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工艺,具有如下工艺过程
a、将微生物进行发酵后进行浓缩,然后加入凝胶液混合;
b、制备固定液;
c、将水灭菌冷却;
d、将多孔、高表面积颗粒载体置于密封罐内进行抽真空;
e、将混合的微生物菌液注入密封罐,进行抽真空使得菌液注满颗粒载体内部;
f、将固定液加入密封罐进行固定,然后将多余的固定液排出;
g、在密封罐内加入无菌水冲洗浮液;
h、将微生物颗粒产品排出进行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小东,未经谢小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54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会议电视终端快速开会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扶手电梯扶手自动消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