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砂箱脱箱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5165.1 | 申请日: | 2009-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9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铸成套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9/04 | 分类号: | B22D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造型自动生产线中砂箱的脱箱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铸造造型自动生产线中,浇注完成经过冷却后,都需要经过将砂箱内的砂胎和铸件捅到震动落砂机上的操作步骤,由于现有技术在捅箱操作时力量很大,是单纯依靠冲击力将砂胎和铸件震落,所以当铸件没有完全冷却时,在很大的冲击力下,砂胎和铸件以很快的速度震落到震动落砂机上,有可能会造成铸件的报废,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将砂胎和铸件捅出,砂胎和铸件落到震动落砂机上时速度又不会太快的一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较小冲击力完成脱箱任务的砂箱脱模装置,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
一种砂箱脱箱装置,包括一砂箱抱紧结构和一捅箱部件,所述砂箱抱紧结构用来稳定和抱紧拟进行脱箱的砂箱,所述捅箱部件用来施力以将砂箱内的砂胎及铸件与砂箱分离。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抱紧结构为一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具有两抱紧臂。
也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捅箱部件为一杆状部件,所述杆状部件前端可以设有一捅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杆状部件连接有一升降控制缸。
也最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砂箱抱紧结构与所述升降控制缸通过一同步架相连,所述升降控制缸驱动所述捅头向前时,所述抱紧结构经所述同步架驱动完成对拟进行脱箱砂箱的抱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砂箱脱箱装置,通过将现有技术中单纯通过冲击力冲落砂胎和铸件的方式,转变为将砂箱稳定抱紧的方式下,采用更小更柔和的推力即可将相结合的砂箱及其内部的砂胎和铸件分离;从而有效地对铸件进行了保护,避免更多报废的产生,同时也满足自动化批量生产的速度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一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捅头 11——升降缸 2——机械手
21——夹紧臂 3——同步架 31——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砂箱脱箱装置,机械手2左右两端各设有一夹紧臂21,两夹紧臂在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可以完成对砂箱的夹紧,完成“抱紧”的操作,被“抱紧”的砂箱,通过捅头1的作用,将砂箱内所粘连的砂胎和铸件顶落下来,然后被顶落得砂胎及铸件落在震动落砂机上进行后续操作。
捅头1的后部连接有一液压升降缸11,在液压的控制下,捅头1可以对被捅工件施力,并且通过同步架3及其连杆31的作用,将升降缸11的推动与机械手夹紧臂的夹紧相联动,即升降缸11在推动捅头向前的情况下,两夹紧臂21也同时实现了对砂箱的夹紧。
本发明提供的砂箱脱箱装置解决了砂胎和铸件被捅到震动落砂机上时冲击力太大的问题。即通过把捅头固定,用机械手抱住砂箱向上走,来减缓捅时冲击力的结构来实现,该装置减少砂胎被捅出时铸件由于冲击力大而损伤造成报废的问题,有利于降低废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铸成套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铸成套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5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