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转移催化下磺酰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35018.4 | 申请日: | 2009-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9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李维思;陈新春;杜翔;张阿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第一农药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39/42 | 分类号: | C07D239/42;C07D401/12;B01J31/02;B01J31/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 |
| 地址: | 2113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移 催化 下磺酰脲类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磺酰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磺酰脲类超高效除草剂以超高效、低毒性、超低用量,成为农药创制史 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使用大大改善了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迅速在国际 上掀起一股热潮。世界上许多大的农药公司都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研究磺酰 脲类除草剂,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出现了如单磺隆、氯嘧磺隆、烟嘧 磺隆等众多优秀产品。有关磺酰脲类化合物的合成,也有投入了很多研究, 早期的合成方法一般是用异氰酸酯和氨基杂环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缩合反 应,异氰酸酯是用吡啶(苯)磺酰胺和光气反应,有关这方面的报道见专利 US 2006004198A1,WO 03091228A2,JP 60-28975,EP-A-184385等,由于 光气特有的毒性和对操作设备操作人员的严格要求,光气法制备异氰酸酯渐 渐的被双光气或固光法所替代,这在一定程度的降低了对设备及操作人员的 严格要求,但是双光气和固光反应时需要碱性催化剂作引发,如DBU等, 这些催化剂价格昂贵,反应结束催化剂无法回收,所以成本较高,工业生产 上一般不用这种方法。有关双光气或固光的专利有CN 1171197A等。有关异 氰酸酯法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还有专利US-A-5157119,用吡啶(苯)磺酰氯 和氰酸钠氨基杂环嘧啶化合物在碱如KOH,NaOH等,催化剂如吡啶、甲基 吡啶或DMAP的作用下反应合成。此方法虽然在亲核催化剂的作用下形成易 于负电荷进攻的正电离子,但是仍然是在固液两相间反应,反应收率只有66% 左右。
近年来,非光气法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引起广泛的关注,除了上述的氰 酸钠碱催化剂方法还有吡啶(苯)磺酰胺和氯甲酸酯法反应生成磺酰胺甲酸 酯再和氨基杂环化合物缩合得到磺酰脲,有关专利见US-A-4994571,RO 105119B1等。这些方法都存在步骤多,产率不高,而原材料价格贵,所以生 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高收率的磺酰脲类化合物 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相转移催化下磺酰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将吡啶(苯)磺酰氯II、 氰酸盐III和氨基杂环化合物IV在相转移催化剂PTC存在的条件下,在溶剂中 于0℃~150℃下的反应,制备磺酰脲类化合物I;反应方程式如下:
其中,
Z1代表CH或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第一农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第一农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50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