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背光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34531.1 | 申请日: | 200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0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洪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凌林;田兴中 |
| 地址: | 266555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背光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背光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环境光和图像内容的动态背光控制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动态背光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动态背光技术是一个方法,这是一种智能的控制,这些控制使得产品在卖场展销时,能够充分表现出来它的明亮鲜艳,消费者在家里观看时也会很舒适,不容易感到疲劳,同时还可以节能。因为在动态调节背光过程中,功耗就降下去了,背光常开的话。光源是恒定的,它的功耗是很大的。
无论是自然光或者是动态背光,目标都是是消费者观看电视能够更健康更环保。自然光这个技术,主要是把偏振光还原成园偏振光,而园偏振光十分接近自然光。自然光和动态背光可以说是在产品的不同部分实现,自然光实现应该是靠近前端一点的屏的部分,动态背光动态对比度是在后端通过芯片来实现的。
液晶显示是靠背光作为光源发光,普通液晶电视图像只是对图像内容即液晶分子偏转进行控制,不对背光亮度进行调节。但是之前的动态背光控制算法或者采用检测环境光算法又或者采用检测图像本身的信号算法,主要为了实现节能以及简单易实现,而没有充分考虑图像画质视觉效果。
比如图像内容平均亮度大,即降低背光亮度;平均亮度小,即提高背光亮度。这种算法没有严格的定量计算和理论依据,必然会带来图像画质和用户满意度的降低。
如中国专利200710086857,名称为“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动态背光控制方法”的公开专利申请中,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动态背光控制方法,所述的方法是先由液晶显示器接收一图框数据,所述的图框数据包含复数个原始灰阶码,将图框数据的原始灰阶码根据各灰阶值的不同进行数量分布统计与数值运算,再根据 数值运算的结果,将原始灰阶码对应至复数个修正灰阶码,接着将修正灰阶码分别传送至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控制单元与数据修正单元,进而得以调整背光模块的亮度与显示器面板的亮度,如此降低背光模块耗电量,提高影像呈现质量。此发明基于图像内容进行背光调整,不能结合环境光的影响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环境光和图像内容的动态背光控制方法,从人体视觉角度出发,揭示一种更合理的0D(零维)动态背光控制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态背光控制方法,用于控制背光源的亮度,
包括:
接收输入的第一图像信号;
接收输入的环境光检测信号;
处理接收到的第一图像信号和环境光检测信号,并计算产生背光控制信号;
其中,对第一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前首先定义对比度增强,对比度增强分为强中弱三档,强档15%;中档3%;低档0.2%,并预先设置对比度增强;定义直方图级数HT,并预先设置直方图级数;根据对比度增强和直方图级数计算第一图像信号的最大和最小亮度。
作为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环境光检测信号根据环境光亮度产生,所述背光控制信号控制背光源的背光值,所述环境光亮度与背光值之间的关系函数为: 其中,BrMAX表示环境光确定值下的背光值的最大值,BP表示屏幕能显示的最大亮度,BA表示环境光亮度。
作为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设置第一阈值,环境光检测信号小于第一阈值时,不调整背光值;当环境光检测信号大于第一阈值时,以固定速度V=(BP-150cd/m2)/5的速度调整背光值。
作为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图像信号处理步骤包括选取第一图像的有用信号并选取图像扩展范围,根据扩展范围扩展直方图,根据直方图调节背光源。
作为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图像信号处理过程包括:基于图像扩展范围,进行直方图的扩展,将有用信号撑满整个直方图范围;根据直方图计算背光控制输出信号,使用户收看图像内容基本不变。
作为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扩展直方图包括线性方式和非线性方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动态背光控制装置,根据环境光和图像输入信号产生背光控制信号。
一种动态背光控制装置,用于调整背光源的亮度,包括环境光检测接收单元,接收环境光检测信号、第一图像信号接收单元,接收第一图像信号和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信号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图像信号和环境光检测信号进行处理,计算产生背光控制信号和第二图像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45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开关安全内旋塞球阀
- 下一篇:长筒套铣打捞一体式组合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