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反应器及其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33687.8 | 申请日: | 200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7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夏金雨;宛良明;沈良富;张洪军;李红军;岳娟;孙石磊;陈飞;闫懂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环(中国)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3/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 慧 | 
| 地址: | 21000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 生活 污水处理 反应器 及其 处理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反应器及其处理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集成式生化反应器,它可以用于农村、小区等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处理,也可以用于宾馆、高速公路服务区、船舶等场所的生活污水的处理。
二、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尤其在中国的农村,生活污水很少能得到综合治理。以太湖地区为例,太湖流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近年来沿湖生活污水排放量迅速增加。在大规模推进工业污染源治理“提标升级”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形势下,太湖流域点源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农村生活污水、农田径流和养殖污水则成为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来源,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染源便成了当务之急。目前,沿湖大多数村庄和农村住房均呈分散状态,使得农村生活污水难以收集进行集中处理。如太湖流域共有4.6万个自然村,人口在800人以上的仅有830个,只占总数的1.8%。除少部分村庄将生活污水纳入污水收集管网外,绝大多数生活污水呈粗放型排放,不经过任何处理或只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放至就近的水体,这成为太湖水系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地下水污染的隐患。根据江苏省政府发布的《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到2010年太湖一级保护区(沿湖5km和入湖河口上溯10km两侧各1km范围)内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率达到70%,其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0%。
目前所研究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大都需要昂贵的设备为载体,所涉及的设备类型多样、成本投入大,运行费用高,动力消耗也大。而且工艺存在技术要求高、管理复杂难度大的缺陷。
因此,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研发适合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分散式生态处理工艺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三、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投入大、成本高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反应器及其处理方法,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管理简便且投资较少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反应器,主要包括外壳、导气管、厌氧室、好氧室、集水室、进水管,外壳顶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为呈十字型的布水管,在十字型的四个端部设有出水口。外壳底部设有出水口,外壳内由上至下依次以碎石层分隔为厌氧室、1~4个好氧室,在好氧室下设有集水室,对应好氧室那部分的外壳上设有若干进气孔,厌氧室和好氧室内设有填料,厌氧室内的填料为粒径小于10mm的无烟煤或褐煤,好氧室内的填料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8年以上的粒径小于20mm的腐殖化垃圾。厌氧室中填料的厚度为800~1000mm,好氧室中填料的厚度为400~600mm,好氧室总高度为2000~2800mm,一般为分为3个好氧室。反应器截面可以为方形或者圆形,在反应器的对称中心线上设有导气管,从外壳底部延伸出顶部,导气管的管体上设有导气孔,导气孔外覆盖有三相分离室,导气管的出口设有电接点真空压力表和离心风机,电接点真空压力表在设定压力下控制风机开闭。出水口与水封井连接,水封井与进水管之设有回流管,在回流管上设有回流泵。处理后出水按一定比例回流,以减小进水的冲击负荷,并接种好氧、厌氧和兼氧微生物。
好氧室内的填料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8年以上的粒径小于20mm的腐殖化垃圾。填料制备时首先要在封场足够时间的填埋场内将垃圾开采出来,然后利用20mm孔径的滚筒筛制得所需粒径的腐殖垃圾;而厌氧室的填料为细煤,所用煤种为无烟煤或者褐煤。制备时利用10mm的滚筒筛制得所需粒径的细煤。
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反应器处理污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除去较大的杂质,匀和后,出化粪池的生活污水水质满足:CODCr<600mg/L,NH3-N<60mg/L,TP<10mg/L;
第二步,出化粪池的生活污水由水泵提升至反应器上部的进水管,进水采用多管布水,将污水均匀分配至反应器内最上一层的厌氧室进行厌氧反应,厌氧反应好的污水进入下面的好氧室进行好氧反应;最后经集水室收集后进入水封井;本步骤采用间歇运行方式,每一天为一个周期,进水时间8-14小时,落干时间为10-14小时,进水表面负荷为1.5-2.0m3/(m2·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环(中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环(中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36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采用槽型线圈的平面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