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邻氨基苯甲酰肼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33297.0 申请日: 2009-06-15
公开(公告)号: CN101570535A 公开(公告)日: 2009-11-04
发明(设计)人: 张湘宁;何海兵;谭海军;王娜;曾霞;倪珏萍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01/04 分类号: C07D401/04;A01N43/56;A01P7/00;A01P7/04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夏 平
地址: 210019***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氨基 苯甲酰肼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药领域,涉及一种可以作为杀虫剂的邻氨基苯甲酰肼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害虫的防治一直以来是农药科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杀虫剂的普遍使用,使得多数虫害得到了有效治理。随着杀虫剂应用规模的不断加大,有机合成杀虫剂在使用中产生的抗药性等问题也愈发凸显。因此,作用于全新靶点的低毒化合物成为了杀虫剂研究的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针对各种害虫具有优良防治效果,并具有高效、安全、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的一类邻氨基苯甲酰肼类化合物,以满足作物保护对高效安全杀虫剂的需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化合物在制备杀虫剂方面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通式(I)所示的邻氨基苯甲酰肼类化合物

通式(I)

其中,

R1为C1-C5烷基、C1-C5卤代烷基、氰基;优选为C1~3烷基、C1~3卤代烷基或氰基。R1为最优选为甲基、卤代甲基或氰基。本发明中的卤代烷基中的卤素优选选自氟、氯或溴中的一种或几种。

通式(I)所示的邻氨基苯甲酰肼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碱性条件下、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在适当温度下,化合物A与酰化剂B反应得到产物合成通式(I)化合物,路线为:

其中:所述的碱为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碱金属碳酸氢盐或有机碱;所述的极性非质子溶剂为酰胺类、腈类溶剂。所述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所述的碱金属碳酸盐是碳酸钠或碳酸钾,所述的碱金属碳酸氢盐是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所述的有机碱是吡啶、三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或N-甲基吗啉;所述酰胺类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腈类溶剂是乙腈或丙腈。其中酰化剂B为R1COO-,或者B中的X为氯或溴;即酰化剂B为R1COO-、R1COCl或R1COBr。上述两个反应的温度为-10~30℃,优选-5~0℃。

原料化合物(A)的制备方法如下,

在适当温度下,适当溶剂中将原料(D)与水合肼反应,得到化合物(A),其中反应温度为-10~30℃,优选为20~30℃,溶剂可选卤代烷烃、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乙腈、丙腈、丙酮、乙酸乙酯、甲醇或乙醇,优选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原料(D)的合成采用已知方法完成,例如CN1541063A所述的方法。

通式(I)化合物对昆虫具有优良的防治活性,因而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作制备杀虫剂,进而保护农业、园艺等植物。所述的昆虫有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等,同翅目害虫如叶蝉、飞虱、蚜虫、粉虱等,双翅目害虫如家蝇、潜叶蝇、蚊类等,直翅目和鞘翅目等害虫等。当然,本发明的化合物可防治的有害生物不限于上述举例的范围。

当由通式(I)表示的本发明的化合物用作农业、园艺等领域的杀虫剂时,可单独使用,或以杀虫组合物的方式使用,如以式(I)为活性成分,加上本领域常用的农药助剂加工成水乳剂、悬浮剂、水分散颗粒剂、乳油等。

常用的农药助剂包括:液体载体,如水;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环己烷、甲醇、丁醇、乙二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乙醚、二甲亚砜、动物和植物油及脂肪酸;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如乳化剂和分散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其它助剂,如湿润剂、增稠剂等。

由通式(I)表示的本发明的化合物用作杀虫剂中的活性成分时,在所述杀虫剂中的含量可在0.1%至99.5%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并可根据制剂形式和施用方法确定适当的活性成分含量。通常,在水乳剂中含有5%至50%(重量百分比,下同)所述的活性成分,优选其含量为10%至40%;在悬浮剂中含有5%至50%的活性成分,优选其含量为5%至40%。

例如,对于所述水乳剂、悬浮剂,可将作为活性成分的本发明化合物与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助剂进行均匀混合而制成,使用时可用水稀释到指定浓度。对于所述水分散颗粒剂,可将作为活性成分的本发明化合物、固体载体和表面活性剂等混合并进行粉碎而制成,使用时用水进行稀释。当然,制剂的加工方法绝不限于上述内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所述活性成分和使用目的等,选择合适的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3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