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的对数周期偶极子阵列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3244.9 | 申请日: | 200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5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翟国华;洪伟;蒯振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1/10 | 分类号: | H01Q11/10;H01Q1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1109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波导 馈电 对数 周期 偶极子 阵列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新型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结构的对数周期偶极子阵列天线设计技术。所设计天线包含对数周期偶极子阵列天线和基片集成波导结构两部分。通过将基片集成波导与对数周期偶极子阵列天线级联,形成了馈电结构简单、工作带宽宽、损耗小的宽带天线。该天线设计基于平面印刷电路技术,体积小巧,适合平面高度集成。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具有低复杂度、低成本、工作带宽宽等诸多优点的宽带通信系统得到的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空间对数周期阵列天线广泛应用于宽带通信系统,由于其体积大而逐步发展为印刷对数周期阵列天线,但是目前毫米波印刷对数周期天线很难使用同轴线馈电。基片集成波导的体积小巧,因此是一种低剖面、低成本、工作带宽宽、设计简单、尺寸更小的平面传输线结构,同时上下平面的电流相位差为180°,具有平衡线特性。将对数周期天线和基片集成波导结构相结合,可以形成低剖面、低成本的印刷对数周期阵列天线。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的宽带对数周期偶极子阵列天线,该天线不仅具有宽带特性,而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满足平面电路集成的要求,并且具有成本低、便于批量生产等优点,因此适用于宽带通信系统的应用场合。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的宽带对数周期偶极子阵列天线包含基片集成波导和对数周期阵列天线两部分,通过印刷电路板技术在微波介质基片上实现。
该天线包括介质基片、在介质基片上的上表面金属镀层、在介质基片下的下表面金属镀层和位于基片上连接上表面金属镀层和下表面金属镀层的两排金属化通孔;在上表面金属镀层上设有顺序连接的上表面的集合线、上表面馈源阵子天线、基片集成波导的上表面、微带渐变过渡线、输出50欧姆微带线;上表面的集合线直接与基片集成波导的上表面连接,上表面馈源阵子天线位于上表面的集合线的两侧;下表面金属镀层包含有与对数周期偶极子阵列天线上表面的集合线平行对称的对数周期偶极子阵列天线下表面的集合线、与上表面馈源阵子天线交叉对称的下表面馈源阵子天线、与基片集成波导的上表面对称的基片集成波导的下表面、与基片集成波导的下表面)相连的微带线的地表面;两排金属化通孔分别位于基片集成波导的上表面和基片集成波导的下表面的两侧并将该两上、下表面连接起来。微带渐变过渡线的平面为漏斗形,大头接基片集成波导的上表面,小头接输出50欧姆微带线。
有益效果:
1.天线具有宽带特性,可以满足宽带微波毫米波通信系统要求;
2.天线设计简单,在毫米波频段,直接使用基片集成波导技术馈电对书周期阵列天线,实现了馈电结构的简单化、平面化和易集成化。
3.天线整体体积小巧,采用基片集成波导做为馈线,可以方便与微波平面电路高度集成,适合移动小型化设备使用;
4.整个天线的各部分集成为一体,结构简单,全部利用PCB工艺生产,成本低、精度高、重复性好,适合大批量生产。
5.天线损耗低,由于馈电采用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在毫米波频段具有低损耗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的对数周期偶极子阵列天线的侧视图。
图2为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的对数周期偶极子阵列天线的顶视图。
图3为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的对数周期偶极子阵列天线的底视图。
图4a为实施例1的左半部分示意图,图4b为施例1的右半部分为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天线测试反射系数,
图6、图7为实施例1的天线分别在31GHz和35GHz的方向图,包括包括E面主极化方向图、H面主极化方向图、H面交叉极化方向图和E面交叉极化方向图。
以上的图中有:介质基片1,上表面金属镀层2,下表面金属镀层3,金属化通孔4,对数周期偶极子阵列天线上表面的集合线5,微带渐变过渡线6,对数周期偶极子阵列天线上表面馈源阵子天线7,输出50欧姆微带线8,基片集成波导的上表面9,输出端口10,对数周期偶极子阵列天线下表面的集合线11,对数周期偶极子阵列天线下表面馈源阵子天线12,基片集成波导的下表面13,微带线的地表面1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32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