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的切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2838.8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3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金平 |
主分类号: | B23K26/00 | 分类号: | B23K26/00;H01M4/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 雁 |
地址: | 213144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动力电池 切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的切割方法,本发明涉及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主要用于以锂离子动力电池为动力源的各种混合式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等,属于动力电池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卷绕式锂离子动力电池,一种是叠片式锂离子动力电池。目前对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切割的传统方法是:卷绕式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的切割方法是采用分条机靠切割滚刀切割极片,叠片式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的切割方法是采用精密模具冲压,用刀模压制或滚模滚制来切割极片。上述这些传统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的切割方法都是采用机械切割方法,利用锋利的刀刃将极片强行切断,因此上述方法切割出的极片具有以下缺陷:切出的极片不均匀,极片上带有毛刺,而且极片上的粉容易掉落,同时由于刀刃将极片强行切断产生的机械应力使极片边缘发生裂痕,极片的部分面积产生浆料翘裂,甚至剥落,这严重地影响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性能,会导致电池漏电、自放电等现象的发生,有时极片边缘的毛刺会刺破隔膜而使正负极片短路造成整个电池的损坏,即使在制造过程中暂时未出现隐蔽的短路漏电现象,但在锂离子动力电池循环使用一段时间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反应容量变小,使串联组合的各单体电池容量不一致,从而使已选配好的成组电池由于单体电池容量的严重离散而失衡,使成组电池因单体电池的提早损坏而缩短成组电池的使用寿命,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和成本的增加。而且现有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的切割方法切割极片的成品率很低,造成了切割极片成本的增加,也大大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极片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的切割方法,这种方法简单、切割速度快、效率高、切割出的极片质量好、成本低。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的切割方法,将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通过激光切割方法进行切割。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激光切割方法步骤为:将待切割的极片通过送料伺服机械送至切割工件工作台上,将悬臂式激光系统中的激光束对准待切割的极片的切割位置,通过计算机中的工业控制计算机软件控制悬臂式激光系统,将极片非接触性切断,然后切好的极片通过刷片机收料机械进入下一道刷片工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很多好处:本发明一改传统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的机械切割方法,采用激光切割极片的方法,切割时切割器具与被切割的极片是非接触式切割,不会出现传统机械切割方法给极片带来的损坏,切割极片的切缝窄,切口光滑,切出的极片均匀,而且由于是熔断气化切割,因而极片上无毛刺,极片上的粉不会掉落,也不会出现裂痕、剥落现象,本发明切割速度快,成本低,极片质量好,而且采用本发明方法切割时能使极片边缘的锂粉料等熔结在正负极片的铝箔和铜箔等正负极片材料上,使得极片切割的成品率高,成品率达到100%,使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大大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而使用成本却大大地降低。本发明方法切割极片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加工设备:送料伺服机械、悬臂式激光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软件、刷片机收料机械等。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的切割方法,将待切割的极片通过送料伺服机械送至切割工件工作台上,将悬臂式激光系统中的激光束对准待切割的极片的切割位置,通过计算机中的工业控制计算机软件控制悬臂式激光系统,将极片非接触性切断,然后切好的极片通过刷片机收料机械进入下一道刷片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金平,未经周金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28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板铺装机用刺辊制造方法
- 下一篇:带柱塞缸的三辊导向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