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式降膜蒸发器中的加热器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32343.5 | 申请日: | 2009-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0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杜修权;彭小红;陈军;方娟;李军花;李泽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22;B01D1/30 |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32209 | 代理人: | 黄春松 |
| 地址: | 2156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蒸发器 中的 加热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降膜蒸发器,尤其涉及到板式降膜蒸发器中的加热器结构。
背景技术
普通板式降膜蒸发器的壳体中设置有上加热器和下加热器,并且构成上加热器的上加热板片与构成下加热器的下加热板片的长度相等,这种结构的加热器的缺点是:由于蒸发溶液都是低沸点进料,上加热器不仅要承担溶液的蒸发,而且首先还要承担溶液的提温,需要的热量较下加热器大,相对来说下加热器需要的热量较上加热器小,所以普通板式降膜蒸发器没有很好地利用热量,不能保证溶液在蒸发器整个纵截面上提温、及蒸发所需要的热量,难于保证蒸发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提供一种能合理利用加热热量、从而保证蒸发效果的板式降膜蒸发器中的加热器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式降膜蒸发器中的加热器结构,包括设置在蒸发器壳体中的上加热器和下加热器,构成上加热器的上加热板片与构成下加热器的下加热板片的长度之比为5.5~6.0∶4.5~4.0。
构成上加热器的上加热板片与构成下加热器的下加热板片的长度之比为6.0∶4.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了溶液在蒸发器整个纵截面上提温、及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从而保证蒸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板式降膜蒸发器中的加热器结构的示意图。
1、蒸发器壳体,2、上加热器,3、下加热器,4、上加热板片,5、下加热板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板式降膜蒸发器中的加热器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一种板式降膜蒸发器中的加热器结构,包括设置在蒸发器壳体1中的上加热器2和下加热器3,构成上加热器2的上加热板片4与构成下加热器3的下加热板片5的长度之比为5.5∶4.5。
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一种板式降膜蒸发器中的加热器结构,包括设置在蒸发器壳体1中的上加热器2和下加热器3,构成上加热器2的上加热板片4与构成下加热器3的下加热板片5的长度之比为6.0∶4.0。
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一种板式降膜蒸发器中的加热器结构,包括设置在蒸发器壳体1中的上加热器2和下加热器3,构成上加热器2的上加热板片4与构成下加热器3的下加热板片5的长度之比为5.7∶4.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上加热器板片设计的比下加热器板片长,满足上、下加热器所需温度的比例,从而保证了溶液在蒸发器整个纵截面上提温、及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从而保证蒸发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23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