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剂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31805.1 | 申请日: | 2009-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1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罗昌炎;刘智忠;谭瑞成;严雪芳;陈醇熙;吴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41/10;A01P7/00;A01P7/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胜元 |
| 地址: | 21530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增效 作用 杀虫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剂组合物,表现出极强的杀虫活性,应用于农 业生产植物化学保护领域,用于防治水稻、蔬菜、果树、棉花等作物的鳞翅目害虫的危害, 杀虫效果优良,增效作用明显,该杀虫剂组合物有别于现有的其他杀虫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鳞翅目害虫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几乎在各类作物上均有鳞翅害虫危害,影响 农产品的产量及品质。目前,许多鳞翅目害虫如小菜蛾、棉铃虫、斜纹夜蛾、二化螟、稻纵 卷叶螟等对大部分药剂的抗药性不断提高,常规药剂已很难控制其危害。
氟虫双酰胺(Flubendiamide)是国外开发的最新型杀虫剂,主要用于蔬菜、果树、水稻、 棉花防治鳞翅目害虫,通过激活鱼尼丁受体这种全新的作用方式控制害虫,这些受体在肌肉 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肌肉细胞的收缩需要钙离子从钙库中有规律地释放到细胞质中,鱼尼丁 受体作为有选择性的离子通道,调节钙离子的释放。氟虫双酰胺与鱼尼丁受体结合,导致内 部钙离子无限制的释放,从而阻止肌肉的进一步收缩。用氟虫双酰胺处理害虫后,害虫在几 分钟内呈现停止取食、活力消失、回吐和肌肉麻痹等中毒症状,最终导致死亡。由于氟虫双 酰胺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新颖的作用机理,使其对抗性害虫表现出优异的控制效果。与现有 杀虫剂无交互抗性产生,非常适宜于对现有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的防治,对幼虫有非常突 出的防效,缺点是对成虫防治效果有限,没有杀卵作用,内吸传导作用不强,同时其价格较 为昂贵,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也称为甲氨基阿维菌素,以苯甲酸盐的形式存在),为生物 源农药,优良的杀虫杀螨剂,高效、广谱,残效期长,其作用机理阻碍害虫运动神经信息传 递而使身体麻痹死亡。作用方式以胃毒为主,触杀作用为辅,有效成份可以渗入施用作物表 皮组织,因而具有较长残效期。对鳞翅目害虫,螨类、鞘翅目及同翅目害虫表现出极高活性, 在土壤中易降解无残留,不污染环境,在常规剂范围内对有益昆虫及天敌、人、畜安全,目 前已广泛应用农业生产中。缺点是多年连续使用,昆虫的抗药性有所增长,药效降低,用药 量增加,增加农本及农产品中残留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剂组合物,含氟虫双 酰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剂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对鳞翅目害虫 的防效。由于两个有效成分的杀虫作用机制不同,无交互抗性,可延缓害虫抗性发展,优于 氟虫双酰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两个药剂单用,同时降低用药量,降低农本,便于大 面积推广应用,实现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剂组合物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剂 组合物由两种有效成分氟虫双酰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组成,组合物杀虫剂制备原料 按重量百分比各占比例为:氟虫双酰胺3~2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10%、添加剂70~ 96%。
添加剂包括分散剂、湿润剂、抗冻剂、增稠剂、消泡剂、崩解剂、黏结剂、辅助载体中 的一种或混合物。含氟虫双酰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剂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 或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
所述添加剂中的分散剂选用木质素磺酸盐、拉开粉、NN0、聚氧乙烯三苯乙烯苯基磷酸盐、 烷基萘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混合物;所述湿润剂选用烷基苯磺酸盐;所述 抗冻剂选用乙二醇、丙二醇中的一种或混合物;所述增稠剂选用黄原胶、硅酸镁铝中的一种 或混合物;所述消泡剂选用有机硅消泡剂;所述崩解剂选用无水硫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 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或混合物;所述黏结剂选用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糊 精中的一种或混合物;所述辅助载体选用白碳黑、轻质碳酸钙、高岭土、硅藻土、水中的一 种或混合物。
所述组合物制剂制成可湿性粉剂或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
所述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剂组合物在防治水稻、蔬菜、果树、棉花作物的鳞翅目害 虫危害中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18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水除鳞工艺及装置
- 下一篇:薄膜型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