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菌核菌菌株及其用于生物除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0759.3 | 申请日: | 200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2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强胜;唐伟;朱云枝;陈世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2;A01P13/02;C12R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核 菌株 及其 用于 生物 除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菌核菌菌株及其用于生物除草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应用于农业植物保护、防除农作物杂草的技术领域,专用于禾本科作物田及草坪阔叶杂草的防除。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近年来城乡绿化建设发展较快,特别是以禾本科草坪为主的绿地面积不断扩大。许多阔叶杂草,包括苏门白酒草(Conyza sumatrehsis(Reez)Walker)、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一年蓬(Erigeron annuus(L.)Pers.)、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getum(Bunge)Kitam.)、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L.)Fries)、波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 Poir.)、车前草(Plantago asiatica L.)、大巢菜(Vicia sativa L.)、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 L.)、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 L.)以及异型莎草(yperus difformis L.)阔叶杂草侵占了新铺植的草坪的露地空间,影响了草坪的质量和美观。随着水稻直播这一新型农业栽培措施的大面积运用,“干干湿湿”的稻田环境使得节节菜(Rotala indica(Willd.)Koehne)、通泉草(Mazus japonicus(Thunb.)O.Kuntze)、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Krock.)Philcox)、耳叶水苋(Ammannia arenarid H.)、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等阔叶杂草发生量较大,给水稻生产带来损失。此外在玉米田中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 L.)、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等阔叶杂草危害也较为严重。
紫茎泽兰、加拿大一枝黄花、小飞蓬、苏门白酒草、黄顶菊、薇甘菊、一年蓬、飞机草等外来入侵植物在我国已经逸生成为恶性杂草,常形成单优势群落,对当地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均构成了一定威胁。已经被列入中国重要外来有害植物名录。目前对于这些杂草的主要防治办法还是采用人工和机械铲除、化学防治以及生态替代等等。这些防除措施要么防除成本高,或者会导致对环境的污染。研制生物除草剂防除外来恶性入侵杂草为外来入侵杂草的防除提供了新的防除途径,而且对环境安全性高。目前,国内外尚无十分成功有效的生物除草剂防除上述各种外来入侵杂草。显然将该菌株作为生物除草剂的开发会有极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今人们对化学除草剂残留、环境污染以及耐药和抗药性杂草发展的认识逐渐清晰,越来越关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在土壤和水体中的残留、对食品的污染、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危害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等。随着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业的大力推广,研制生物除草剂防除杂草已成为生产实际的迫切需求;也是一个新兴的技术和杂草防除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它具有投资少、研制周期短、专一性强、对环境安全和不产生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化学除草剂的替代产品。目前,商业化的生物除草剂品种有80年代初研制出的DeVine和Collego以及90年代末推出的Comperico和Biochon。这些除草剂在控制相应的目标杂草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是唯一的选择。如DeVine的持效性可以保证使用一次,2-3年无须再除草。有希望商业化的生物除草剂项目有数十项,其中稗草、野荸荠等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但是,在国内目前还没有正在意义上商业化的生物除草剂。因此,要发展有机农业非常缺乏相应的除草配套产品和技术,而生物除草剂则是其中最理想的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07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