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中析出粒子的自动测量及其形态分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0216.1 | 申请日: | 2009-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0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城;朱伟兴;张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T7/00;G06N3/02;G01N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析出 粒子 自动 测量 及其 形态 分类 方法 | ||
1.一种钢中析出粒子的自动测量及其形态分类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下列步骤:
(1)将钢中析出的目标粒子的电镜图像进行图像二值分割,得到粒子的二值图像;
(2)对目标粒子的二值图像通过形态滤波方法去噪声,用种子填充方法填充孔洞,由经验判据所定域值判定待分离粒子并进行团聚粒子的分离;
所述种子填充方法为:1)将种子像素压入堆栈;2)当堆栈非空时,从堆栈中推出一个像素,并将该像素设置成所要的值;3)对于每个与当前像素邻接的四连通或八连通像素,测试以确定测试点的像素是否处在区域内且未被访问过;4)若所测试的像素在区域内没有被填充过,则将该像素压入堆栈;
采用以下极限腐蚀与水域生长求分割线算法对所述团聚粒子分离:1)对粘连粒子逐层腐蚀,获得各个独立粒子的核;2)对粒子核进行膨胀处理,水域生长时各域保持同层位增长,各域生长到相遇时形成粒子分界线;
(3)对分离后的粒子进行区域标定,区域标定的方法为:1)用递归标记算法对同一图像中各粒子区域像素进行标识,取得各自的特征;2)标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的实际尺寸;
(4)确立析出的目标粒子的面积、周长、长宽比、圆形度、形状系数及矩形度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项,输出项为所有析出粒子的形态,神经网络的中间层神经元的传递函数为S型正切函数,输出层神经元的传递函数为S型对数函数,从而建立析出的目标粒子的神经网络形态分类模型;
(5)采用试验方法训练神经网络形态分类模型,对输入输出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经过反归一化后以获得其在原物理空间的数值,得到粒子形态自动分类统计结果;
(6)将析出的目标粒子的自动分类统计结果以图表文件显示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中析出粒子的自动测量及其型态分类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所述的递归标记算法按如下步骤:
1)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以光栅的方式从图像的左上角开始扫描,直到发现一个没有标记的像素点;
2)对此像素点赋予新标记;
3)对此像素点的8个邻点进行扫描,如遇到没有标记的像素点就把它标记为新标记,将此过程一层层递归,直到没有标记的像素点被耗尽再开始层层返回;
4)反复执行上述步骤1)-3)过程直到光栅扫描到图像的右下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中析出粒子的自动测量及其型态分类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3)所述的标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的实际尺寸按如下步骤:
1)在图像中对目标物从上向下,从左向右逐行搜索,搜索到的第一个灰度值为1的像素点即为目标粒子的上切点;
2)从下向上,从左向右逐行搜索到的第一个灰度值为1的像素点即为目标粒子的下切点;
3)从左向右逐列找出目标粒子的最左边一个灰度值为1的像素;
4)从右向左逐列找出目标粒子的最右边一个灰度值为1的像素;
5)由公式计算出比例因子后建立和提取图像的粒子面积、周长、长宽比、圆形度、形态系数以及矩形度六种几何形态特征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02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