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分支线耦合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29922.4 | 申请日: | 2009-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7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唐万春;陈如山;丁大志;林叶嵩;温中会;王晓科;王丹阳;许小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P5/18 | 分类号: | H01P5/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支线 耦合器 | ||
1.一种小型分支线耦合器,包括第一、第二金属导带[1,2]、四个端口[3]和接地板[8],其特征在于:在介质层中打上由上下和左右两组金属柱[4,5]构成人工介质层[7],在接地板[8]上叠加人工介质层[7],在人工介质层[7]上叠加隔离层[6],在金属柱[4,5]对应的隔离层[6]上方位置设置由第一、第二金属导带[1,2]构成的矩形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分支线耦合器,其特征在于:人工介质层[7]中的金属柱[4,5]上下和左右分别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分支线耦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导带[1]长l1为13.2mm-34.6mm,宽w1为0.24mm-3.95mm;第二金属导带[2]长l2为14mm-35.2mm,宽w2为0.15mm-2.46mm;每个端口[3]的金属导带长l为2mm-4mm,宽w为1mm-2.5mm;第一组金属柱[4]的直径d1为0.3mm-1mm,金属柱圆心之间间距p1为1.1mm-2mm;第二组金属柱[5]的直径d2为0.2mm-0.9mm,金属柱圆心之间间距p2为0.9mm-1.8mm,所有金属柱[4,5]高都是h2为0.1mm-0.4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分支线耦合器,其特征在于:隔离层[6]和人工介质层[7]的相对介电常数为εr为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99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