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染废水的高效组合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8702.X | 申请日: | 200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5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喻学敏;张龙;吴伟;刘伟京;许明;涂勇;吴海锁;李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28;C02F3/30;C02F1/52;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29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废水 高效 组合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具体而言,是指利用水解酸化—A/O(PACT)生物强化—混凝过滤的组合工艺对印染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混合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印染废水的水量较大大,占工业废水的35%以上,且90%作为废水排放。同时,印染废水成分复杂,水质变化大,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色度高,对其实施经济有效的处理一直是工业废水处理的难点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容量的不足,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08年针对印染废水实施了的国内最为严格的标准——《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T1072-2007,主要指标COD<60mg/L;NH3-N<5mg/L;TN<15mg/L;TP<2mg/L;色度<40倍),对江苏省尤其是环太湖印染产业带印染废水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集中在物化和生化处理的组合工艺方面,其中以好氧活性污泥+混凝沉淀、厌氧+好氧+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水解酸化+好氧等工艺最为普遍。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印染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和生化难降解性,相当一部分出水甚至不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主要指标COD<100mg/L;NH3-N<15mg/L)。此外,色度不达标、占地面积大和产泥量大也是印染废水处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印染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必将集中在产泥量少,占地面积小,同时具有较好处理效果方法的开发和应用上。
水解酸化是近年来在印染废水中较为常用的前处理手段,在降解印染废水中有机物的同时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生物活性炭法(PACT法)是一种新兴的生物强化技术。通过在曝气池前(或曝气池内)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手段,降低生物反应环境中的难降解物质和有毒物质的浓度,提高处微生物的活性,可以增强了对印染废水中污染物尤其是难降解有机污染的的分解和去除能力。而高效混凝沉淀池和过滤池的使用也可以确保生化出水水质达到一个更高的标准。通过文献检索可知,由于三种工艺组合上存在着相互适用的难题,导致目前对于以上三种组合工艺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有未见公开。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公开的印染废水的处理中存在的处理效果差、出水水质不稳定、占地面积大、产泥量大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染废水的高效组合处理方法,采用本发明可以实现较好的处理效果,使得处理区占地面积小、污泥产量地、投资运行成本低、效果稳定等优势,从而使印染废水处理的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技术方案
一种印染废水的高效组合处理方法,其步骤为:
1)将印染废水泵入水解池进行水解酸化处理;
2)将水解酸化处理之后的废水在投加粉末活性炭的A/O反应池(即PACT反应池)进行生物处理;
3)将生物处理后的废水在混凝沉淀池进行混凝沉淀;
4)将混凝沉淀出水进行过滤后排放。
上述步骤1)中水解池选用上流式水解池,折流式水解池或推流式水解池。水解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36h。在印染废水的处理中,通常也在步骤1)中废水进入水解池前设置格栅对废水进行过滤。为达到调节水量,均衡水质的目的,在上述格栅和水解池之间可以设置调节池。
上述步骤2)中A/O(PACT)反应池采用常用的A/O生化反应池,在A池设置搅拌机,在O池采用鼓风曝气。同时在O池设有活性炭加药装置。A池与O池之间设有污泥回流和内回流。
上述步骤3)中混凝沉淀池选用各种斜管或斜板沉淀池,优选方案为具有污泥回流功能的高效混凝沉淀池,以确保混凝的完全和混凝药剂的高效使用。
上述步骤4)的过滤选用各种普通快滤池,优选方案为石英砂过滤池。
步骤2)中的活性炭的加入量的优选方案为:20~200mg/L废水,污泥回流比的优选方案为100~600%,内回流比的优选方案为100~400%,水力停留时间为12~32h。为提高A/O池的脱氮效果,可以通过投加碳源以确保反硝化的顺利进行,实际操作中,碳源的投加量优选为40~100mg/L废水。步骤3)中混凝剂的为聚合氯化铝、聚合铝铁、聚合铁和其他高效有机高分子混凝剂,优选方案为聚合氯化铝。混凝剂投加量优选为50~400mg/L废水,废水的沉淀时间优选为:2~6h,污泥回流比为50~200%。沉淀区定时排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未经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87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汽熨斗
- 下一篇:漆酶修饰电极和使用该电极去除水中氯酚污染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