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有连体支撑脚的植物纤维托盘整体压制方法及其专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8330.0 | 申请日: | 200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苏扬;李宁娜;周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苏扬 |
主分类号: | B27N3/20 | 分类号: | B27N3/2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700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连体 支撑 植物纤维 托盘 整体 压制 方法 及其 专用 模具 | ||
1.设有连体支撑脚的植物纤维托盘整体压制专用模具,包括阴模、上模冲、下模冲、与下模冲活动连接的芯杆,还包括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模(1)由设置有模芯(13)的框架(11)与间隔模块(12)构成,所述间隔模块(12)伸入框架(11)与模芯(13)之间的腔中,间隔出盘板型腔(14)、以及盘板下方至少两个第一支撑脚型腔(15)、支撑脚之间的连板型腔(16),所述下模冲与阴模的第一支撑脚型腔(15)、以及支撑脚之间的连板型腔(16)匹配;
所述下模冲由下模冲A(3)和下模冲B(4)构成,下模冲A的模冲头在阴模(1)的支撑脚连板型腔(16)中轴向移动;下模冲B的模冲头在下模冲A的模冲头与框架、模芯构成的型腔孔(31)中轴向移动;所述芯杆(5)与下模冲B(4)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连体支撑脚的植物纤维托盘整体压制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框架(11)的侧壁上、在同一水平面设置有矩形插孔,所述间隔模块(12)与所述的插孔匹配,从所述插孔水平伸入框架(11)腔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有连体支撑脚的植物纤维托盘整体压制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框架(11)的每个侧壁设置有同样多的插孔,或其中两相对的侧壁设置的插孔多于另两相对的侧壁上设置的插孔。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有连体支撑脚的植物纤维托盘整体压制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间隔模块(12)与模芯的上平面在同一个水平面;间隔模块(12)的插入端设置有限位凸头或凹口,模芯侧面设置有相匹配的凹口或凸头,间隔模块(12)限位凸头或凹口插入模芯侧面的凹口或凸头中限位;间隔模块(12)的腔中设置有电加热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连体支撑脚的植物纤维托盘整体压制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模芯(13)中心部位设置有第二支撑脚型腔(13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连体支撑脚的植物纤维托盘整体压制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模芯(13)的下部与框架(11)通过连接筋(17)连接,下模冲从连接筋(17)的筋间孔向上穿出,下模冲A(3)和下模冲B(4)的模冲头位于连接筋(17)的筋间上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连体支撑脚的植物纤维托盘整体压制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冲A(3)的模冲头与框架、模芯构成型腔孔(31),所述型腔孔(31)与阴模的第一支撑脚型腔(15)相对应,两者尺寸相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连体支撑脚的植物纤维托盘整体压制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动力装置(52)、第二动力装置(42)、第三动力装置(32);芯杆(5)的连接板(51)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动力装置(52),所述第一动力装置(52)固联于下模冲B(4)的底座(41)上,底座(41)的下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2);下模冲A(3)的底座下部设置有所述第三动力装置(3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连体支撑脚的植物纤维托盘整体压制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模具还包括机架、弹簧座,所述框架(11)通过弹簧座固联于机架上,并设置有振动装置。
10.利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专用模具对设有连体支撑脚的植物纤维托盘的整体压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阴模框架在振动状态下装料,当支撑脚及连板型腔加满料后,芯杆上行,直至其上端头与间隔模块下表面平齐,继续加料至盘板型腔满;
(b)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第四动力装置(21),同时启动上模冲的所述第四动力装置(21)、下模冲A的所述第三动力装置(32),分别使其进入阴模的盘板型腔压制盘板和进入阴模的连板型腔压制连板,压力达到50 kg/cm2停止加压;接着,
(c)驱动下模冲B上行,芯杆位置不变,下模冲B行至距离间隔模块上平面设定距离时,芯杆与下模冲B同时上行,当芯杆的连接板接触到框架、以及模芯下表面时,此时下模冲B的模冲头上表面与下模冲A的模冲头上表面平行,芯杆上端头面与间隔模块上平面平行或芯杆上端头穿入上模冲所设的芯杆孔,支撑脚压强为45-55kg/cm2停止加压;然后,
(d)启动阴模、上模冲、下模冲A、下模冲B以及芯杆的加热装置,在140-160度保温固化5-8分钟;
(e)脱模:先依次给上模冲、下模冲A、以及芯杆的所述第四动力装置(21)、所述第三动力装置(32)、所述第一动力装置(52)油缸泄压,然后抽出间隔模块,接着依次驱动上模冲、下模冲A、以及芯杆复位;然后启动下模冲B的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2),使其上行将托盘顶出阴模框架后,再下行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苏扬,未经李苏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83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