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糖尿病和高血脂的中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27732.9 申请日: 2009-05-19
公开(公告)号: CN101554396A 公开(公告)日: 2009-10-14
发明(设计)人: 戴岳;严峰;吴兴军 申请(专利权)人: 无锡康莱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424 分类号: A61K36/424;A61P3/10;A61P3/06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任 益
地址: 214000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糖尿病 高血脂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和高血脂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药物为配 方的治疗糖尿病和高血脂的药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糖、高血脂患者越来越多, 糖尿病发病率日趋增长,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公报表明,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达 1.6亿人,其中我国约6000万,同时还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此类病症被列为 世界第三疑难病症,第五大死亡主因。

目前市场上降血脂、血糖的保健产品和药品很多,但几乎都含有西药成分, 例如2005年9月5日卫生部发布通知,要求立即停止生产销售7种含有化学药 品的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这类如“苦瓜含片”等以前标榜全中药的七种调节血糖 的保健食品里都含有格列甲嗪、格列奇特、二甲双胍等化学药品,患者长期服用 后容易出现心慌、昏迷、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者被夺去生命,对消费者的身体 健康构成了严重危害,也违反了《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 这些产品早几年被国家卫生部在全国范围紧急追查,不得再生产和销售。糖尿病 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尤其是西药毒副作用大,长期服用不 仅严重损伤胰脏,加重已受损的肝、肾负担,还会导致酮酸中毒,产生各种各样 的并发症,大部分西药在使用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原发性和继发性失效,也易 使患者产生药品依赖性和机体抗药性,使病情加重,最终依靠打胰岛素维持。

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患者迫切需要天然植物组成的没有毒副作用的降血 糖、降血脂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改 善和调节血糖、血脂水平,对糖尿病和高血脂患者有显著效果的且没有毒副作用 的中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糖尿病和高血脂的中药,以菊三七为君药,绞股蓝为臣药,剂量按 重量百分比2.8-3.3∶1配伍。

所述优选配方为菊三七与绞股蓝的剂量按重量百分比3∶1配伍。

药物的制备方法:将本发明药物原料菊三七和绞股蓝洗净、消毒、冲洗、烘 干、粉碎或超微粉碎后,按本发明药物的配比混合搅拌均匀,制成胶囊或成粒。。

有益效果:中医学认为引起高脂血症、高血糖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但嗜食 高粱厚味,无疑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素问.生气通天论》:“高粱之变, 足生大疔”。《丹溪心法》:“酒面无节,酷嗜炙煿……于是炎火上熏,脏腑生热, 燥热炽盛,津液亏耗”。《儒门事亲》:“夫膏粱之人……酒食所伤,胀闷痞隔, 酢心”。上述古代中医文献所载都是嗜食高粱厚味所引起的种种病机症候。由此 可见,长期嗜食膏粱厚味,一方面容易蕴热化燥,耗伤阴液,血热互结,导致血 运不畅,瘀血内生。瘀热结于心脉,则心脉不通,不通则痛,发为胸痺;瘀热结 于脑脉,则脉脑不通,发为中风暴厥;同样,瘀热广泛结于其他脏腑组织,则导 致全身多系统、多脏腑组织的病理改变。另一方面嗜食膏梁厚味,容易损伤脾胃, 导致水湿不运,积湿生痰,痰浊入络,影响血运,致瘀血内生为患。所以,高脂 血症、高血糖在中医学里往往与瘀热或痰瘀的病理因素密切相关。治疗本病,大 多从散瘀清热或化痰入手。

本发明中选用菊三七和绞股蓝配伍,活血散血,兼清瘀热。菊三七Gynura sp. (见中国药科大学杨永康教授的“菊三七属一新种”《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杂 志》2004年第2期)多年生草本,属性近菊三七Gynura segetum(Lour.)Merr.(吴 征镒主编.新华本草纲要.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第三册.1990.424; 宋立人,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61)该药药用 记载最早见于清代《植物名实图考》,名土三七,又名散血草。具有散血止血, 消肿止痛的功能。古代主要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疼痛,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 及各种出血症。方中重用本药,旨在散血化瘀,为君药。绞股蓝,又名七叶胆, 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taphyllum(Tthunb.)Makino的根茎或全草,功能 清热解毒,兼有类似人参样的强壮补益作用。在方中为臣药,以辅助君药清热散 瘀,达到更好的降糖、降脂效果。

下面是本发明的研究人员和有关专家共同所做的试验:

1、本发明药物的口服急性毒性

1.1试验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康莱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康莱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77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