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灼热丝起燃温度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7492.2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杨蓓蓓;姚君;戴伍国;顾春辉;薛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蓝工程塑胶有限公司;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9K13/06;C08L77/00;C08L69/00;C08L71/12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 雷 |
地址: | 226017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灼热 丝起燃 温度 阻燃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树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领域,是一种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PBT(增强、改性PBT)主要用于汽车、电子电器、机械工业等领域。 其中用于电子电器工业的部件零件主要有电视机的偏转骨架,输出变压 器骨架,开关接插件、电冰箱、洗衣机电机端盖等。这些电子产品中的 某些元器件在接触不良、过载或短路等原因会造成局部过热并可能引起 燃烧,危及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患于未然,电子电器产品中的部件、 零件和元件的着火危险必须降到一定的程度,尤其是09年所有白色家 电行业均提出,所使用的材料的灼热丝起燃温度(Glow-wire ignitability test,GWIT)值必须达到三个厚度(3mm,1.5mm,0.75mm) 均要在750℃以上,这对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溴系增强阻燃PBT体系提 出了全新的要求。
对增强阻燃PBT来说,公开资料表明氮磷系无卤阻燃增强PBT仅3mm 厚度能达到750℃的要求,无法满足三个厚度(3mm,1.5mm,0.75mm) 均要在750℃以上的要求;而对于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溴系阻燃增强PBT 体系来说,在加入足量阻燃剂的情况下,三个厚度(3mm,1.5mm,0.75mm) 的溴系阻燃增强PBT的GWIT仅达到675℃、650℃、625℃,与要求差距 甚远。因此,开发广泛应用于白色家电行业的高灼热丝起燃温度的溴系 阻燃增强PBT材料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和防火性能、灼热 丝起燃温高的高灼热丝起燃温度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 物。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灼热丝起燃温度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 特征是:按重量份数计算,由下列组分组成: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50-100
高GWIT协效树脂 0-50
阻燃剂 10-30
阻燃协效剂 5-15
无机填料 0-20
增韧剂 0-10
主抗氧剂 0-0.5
辅助抗氧剂 0-0.5
防滴落剂 0-0.5
玻璃纤维 40-80。
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粘度为0.6-1.3dl/g。
所述的高GWIT协效树脂为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或聚苯醚树脂。
所述的阻燃剂为十溴二苯醚、八溴醚、六溴环十二烷、四溴双酚A、 溴化环氧树脂或十溴二苯乙烷;所述的阻燃协效剂为锑的氧化物或锑酸 盐。
所述的无机填料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或硼酸锌。
所述的增韧剂为聚烯烃弹性体POE、乙烯-丙烯酸丁酯3135、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乙烯- 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无规三元共聚物AX8900或热塑性 弹性体TPR。
所述的主抗氧剂为2,6-二叔丁基-4-甲酚、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 丙酸十八醇酯、4’4-硫代双(6-叔丁基邻甲酚)、2’2’-亚甲基双(4-甲基 -6-叔丁基苯酚)或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所述的辅助抗氧剂为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醇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亚 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酚酯)或亚磷酸三苯酯。
所述的抗氧剂也可以为同时具有主抗氧剂和辅助抗氧剂功效的复 配物,为B215、B225、B900、JC1215、JC1225等。
所述的防滴落剂为聚四氟乙烯。
所述的玻璃纤维为通过界面改性剂处理过的玻璃纤维。
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和防火性能、灼热丝起燃温高。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蓝工程塑胶有限公司;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蓝工程塑胶有限公司;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74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