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炉水冷铸钢炉盖的铸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7365.2 | 申请日: | 200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4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程树森;樊旭初;潘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兴成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C21C5/52;C21C7/00;B22D19/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孙永生 |
地址: | 21453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炉 水冷 铸钢 铸造 方法 | ||
1.一种电炉水冷铸钢炉盖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铸钢材料浇注基体和冷却水管,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中频感应炉冶炼钢水,在冶炼钢水末期,分二次加入成渣剂,使其均匀覆盖在钢水表面;
(2)、在钢水出炉前,在感应炉内一次性添加粒度为30-40mm的硅铁合金块,采用机械喷入的方式添加;
(3)、配制复合固体冷却介质,配制好后,将复合固体冷却介质在大气环境下,进行高温灼烧,灼烧温度控制在900-1300℃,去除烧结成块的粘结物;所述的复合固体冷却介质为Cr2O3:45-47%,SiO2:1-2%,CaO:0.5-1%,FeO:20-30%,MgO:10-15%;AL2O3:10-20%;其余成分是粒度为70-100目的碳粉;
(4)、配备可循环利用的液态冷却介质;
(5)、将用铸钢材料制成的冷却水管按要求放入浇注模型中,在冷却水管的两端通过耐高温的软管外接高压水泵,高压水泵的压力为5-15Mpa;在钢水浇注前,预先在冷却水管内通入循环的液态冷却介质,在钢水浇注过程中,将复合固体冷却介质加入到循环的液态冷却介质中,以保证冷却水管表面微熔;
(6)、用加入硅铁合金块的铸钢钢水浇注基体,将冷却水管的中部浇注在基体中,两端从基体上伸出,控制钢水过热度在100-120摄氏度范围;
(7)、在造型过程中,让浇注模型横卧,冒口偏重一侧造型,模型合箱后将模型冒口一侧垫高,使整体砂箱与地面成10-15度;在浇注过程中采用上下两层内浇口进行阶梯浇注,两层内浇口的间隔为10-50cm,据此控制电炉水冷铸钢炉盖基体的凝固过程,促使其形成顺序凝固;
(8)、冷却,卸掉模型,电炉水冷铸钢炉盖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水冷铸钢炉盖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水管的中部为圆环状,两个端部弯曲向上,基体为带台阶的圆环状,直径大的部分向上,直径小的部分向下,冷却水管位于基体中,与基体紧密结合,冷却水管的两个端部从直径大的部分的上侧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水冷铸钢炉盖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渣剂,其中包括80-85%的氧化钙和10-15%的氧化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炉水冷铸钢炉盖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渣剂,其加入比例为1kg/吨钢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水冷铸钢炉盖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铁合金块,其成分为15-20%稀土元素、20-30%硅、50-65%金属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电炉水冷铸钢炉盖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铁合金块,其添加量0.1-0.7kg/吨钢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水冷铸钢炉盖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态冷却介质,其流速为1-10m/s。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炉水冷铸钢炉盖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固体冷却介质,其加入量为:1-10kg/吨钢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水冷铸钢炉盖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水管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的椭圆形的短轴和长轴的长度之比为0.5~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兴成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兴成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73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中空热管
- 下一篇:背光灯管的固定方法及背光灯管座固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