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梯制动线圈的电梯制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27150.0 | 申请日: | 2009-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3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云;李革;康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32 | 分类号: | B66B1/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 方 |
| 地址: | 21521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梯 制动 线圈 装置 | ||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梯制动线圈的电梯制动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防止制动器的动作延迟,提出了将用于使制动线圈的电流衰减的放电电路与制动线圈并联连接的电梯制动控制装置。放电电路由电阻和电容器的并联电路而构成。停止对制动线圈的供电时,在包括制动线圈、电容器和电阻的电路中产生谐振。由此,与放电电路内不包含电容器的情况相比,制动线圈的电流会在更短时间内衰减(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81543号公报
但是,由于制动线圈的电流衰减率是由制动线圈的阻抗和电阻来确定的,所以随着制动线圈的电流变小,电流的衰减速度也会变缓。因此,难以进一步实现防止制动器的动作延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电梯制动线圈的电梯制动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基于电梯制动线圈的电梯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制动线圈、晶闸管和电梯控制系统,其中电源的正极串接第二开关后分别接晶闸管的阳极和制动线圈的正输入端,电源的负极串接第一开关后分别接晶闸管的阴极和制动线圈的负输入端,晶闸管的控制端接电梯控制系统的输出端。
本发明控制精确,制动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基于电梯制动线圈的电梯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制动线圈、晶闸管和电梯控制系统,其中电源的正极串接第二开关后分别接晶闸管的阳极和制动线圈的正输入端,电源的负极串接第一开关后分别接晶闸管的阴极和制动线圈的负输入端,晶闸管的控制端接电梯控制系统的输出端。
所述的基于电梯制动线圈的电梯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也可为MOS管。
所述的基于电梯制动线圈的电梯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电磁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7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按钮装置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前部车体覆盖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