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气防爆及净化过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6909.3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8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林;陈景昌;张建全;吴晓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3/022 | 分类号: | F01N3/022;F01N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惠芬 |
地址: | 221116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防爆 净化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防爆及净化过滤装置,尤其适用于井下柴油机、汽油机等 发动机尾气防爆及净化的过滤,也适用于地面大型柴油机发电机组的尾气净化过滤。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易燃易爆的工作环境对一些机电设备常要求具有防爆的性能,才能保 证采煤的安全。目前井下防爆柴油机使用的防爆及水洗箱,采用的是比较大的箱体, 水洗箱底部水中有叶轮。当发动机废气通过栅格式防爆装置时,气体经过滤后再排 放并将可能残留的火焰熄灭。该防爆及水洗装置的特点是结构较大,发动机废气通 过时不能很好的过滤水洗,大部分废气没有经过水洗而直接排放到大气或巷道中, 尾气净化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集灭火、废气净化于一体的柴油机排气防爆及净化过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底部装有水洗过滤液的过滤器壳体, 过滤器壳体的外圆面上设有弯头进气管,与弯头进气管对应位置的过滤器壳体内设 有叶轮,过滤器壳体的一端面上设有支承排气管的轴承座,另一端设有支承叶轮的 轴承座,过滤器壳体内设有两端面分别固定于排气管和叶轮上的过滤防爆筛,过滤 器壳体的顶部设有注液口,底部设有排污孔及螺堵。
所述的轴承座内设有气体密封环;所述弯头进气管偏置于过滤器壳体上;所述 的过滤防爆筛由网骨架和附着在网骨架上的单层或多层筛网构成;所述过滤器壳体 的内表面上附着有耐锈蚀层。
有益效果:防爆效果安全可靠,有很好的尾气净化作用,而且具有排气防爆功 能,当尾气从进气管进入时,推动过滤网箱体风扇推动叶片旋转,过滤网箱体风扇 推动叶片带动内气体过滤及防爆网旋转,水洗过滤液粘附于内气体过滤及防爆网上 形成水膜,形成了水膜除尘,有效地防止了火焰在排气管中的传播。此外还具有清 除废气的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功能,使用的过滤液中含有碱性,可以同废气的 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反应。尤其适用于井下柴油机、汽油机等发动机尾气防爆及 净化的过滤,也适用于地面大型柴油机发电机组的尾气净化过滤。其结构简单,紧 凑合理,使用效果好,集灭火、废气净化于一体,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排气管-1,轴承座-2,过滤器壳体-3,网骨架-4,过滤防爆筛-5,水洗 过滤液-6,排污孔及螺堵-7,弯头进气管-8,叶轮-9,轴承座-10,注液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所示,排气防爆及净化过滤装置,主要由过滤器壳体3,弯头进气管8,排 气管1,叶轮9和过滤防爆筛5构成。它包括底部装有过滤液6的过滤器壳体3,弯 头进气管8偏置于过滤器壳体3的外圆面上,其轴心线与过滤器壳体3的轴心线不 重合,图2所示。叶轮9设在弯头进气管8入口对应位置的滤器壳体3内,过滤器 壳体3的一端面上设有支承排气管1的轴承座2,另一端设有支承叶轮9的轴承座 10,轴承座2内设有气体密封环。排气管1通过轴承座2固定于过滤器壳体3上, 其一端伸入过滤器壳体3内,与设在过滤器壳体3内的过滤防爆筛5一端相连,过 滤防爆筛5的另一端与叶轮9相连,叶轮9通过尾部轴承座10固定于过滤器壳体3 内。过滤器壳体3底部盛有水洗过滤液6,水洗过滤液6的最高限位低于排气管1 的最下部,过滤器壳体3的内表面上附着有耐锈蚀层。过滤防爆筛5由网骨架4和 附着在网骨架4上的单层或多层筛网构成。滤器壳体3的顶部设有注液口11,底部 设有排污孔及螺堵7。
工作过程:发动机排放废气从偏置于过滤器壳体3上的弯头进气管8进入,高 速排除的气体推动叶轮9转动,叶轮9带动与其相连的过滤防爆筛5一起转动,水 洗过滤液6粘附于内气体过滤及防爆网上形成水膜,有效进行水膜除尘和防止火焰 在排气管中的传播;水洗过滤液如果使用碱性的水洗过滤液时,可以同废气的氮氧 化合物NOx等有害气体反应,具有清除废气中酸性有害气体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69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水冷式引擎的汽缸头构造
- 下一篇:动力循环系统以及动力循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