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奇偶校验的信号组合编码DNA连接测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26891.7 | 申请日: | 2009-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 发明(设计)人: | 涂景;白云飞;杨琦;孙蓓丽;陆祖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胜元 |
| 地址: | 2141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奇偶校验 信号 组合 编码 dna 连接 方法 | ||
1.一种带奇偶校验的信号组合编码的DNA连接测序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某一种特定的 DNA测序探针,利用一组编码标记物和一种信号编码标记物状态的组合进行标记,对于 一批DNA测序探针,采用一组编码标记物状态结合信号编码标记物的不同组合方案进行 标记,制备一套带奇偶校验的信号组合编码的DNA测序探针,从而实现在检测时对不同 DNA测序探针的区分和鉴别:
A一套带奇偶校验的信号组合编码的DNA测序探针的制备:首先制备未标记的DNA 测序探针,每一种未标记的DNA测序探针由一个或多个测序碱基、一个或多个简并 碱基N或非严格配对碱基组成;测序碱基用于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法则测定待测DNA 中相应位置的碱基信息,简并碱基N为A、T、C、G四种碱基中的任意一个;完成 未标记的DNA测序探针的制备后,使用一组编码标记物和一种奇偶校验标记物对 DNA测序探针进行标记,由各种编码标记物“标记”或“不标记”两种状态的组合 对未标记的DNA测序探针中的每一种进行标记,每种组合对应一种DNA测序探针, 在对某一种DNA测序探针进行标记时,如所使用的组合中某一种编码标记物的状态 为“标记”,则使用该编码标记物标记该DNA测序探针,如果所使用的组合中该编 码标记物的状态为“不标记”,则不使用该编码标记物标记该DNA测序探针;同时 结合奇偶校验标记物,当标记的编码标记物个数为奇数个时,则不标记奇偶校验标记 物,当标记的编码标记物为偶数个时,则标记奇偶校验标记物;
B 利用上述一套带奇偶校验的信号组合编码的DNA测序探针的测序流程如下:
a.选取一条测序引物与待测的DNA模板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理进行杂交;
b.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上述的一套带奇偶校验的信号组合编码的DNA测序探针和 DNA连接酶及其反应体系,进行DNA连接反应;
c.完成DNA连接反应后,检测全部参与状态组合的标记物及奇偶校验标记物的信 号,判读编码标记物信号所处的状态,计算获得信号的编码标记物的数量,并利 用奇偶校验标记物的信号对该数值进行奇偶校验,如校验通过,根据全部编码标 记物状态的组合情况,确定发生连接反应的DNA测序探针的种类,从而确定该 测序探针上测序碱基的类型和排布,并最终确定被测DNA模板上对应位置的碱 基或碱基序列信息;
d.完成对标记物信号的检测后,移除DNA测序探针上的标记物;
e.重复上述步骤b-d直至DNA测序探针达到或超出待测DNA模板待测区域末端;
f.该测序引物与待测DNA模板变性分离,选取第二条测序引物;
g.重复上述步骤a-f,直至全部未知DNA模板的待测区域的全部序列信息得以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奇偶校验的信号组合编码的DNA连接测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多种标记物对未标记DNA测序探针进行组合标记,其方案是对同一DNA测序探针 分子同时标记一种或多种标记物,或者分别用不同的标记物标记同一种DNA测序探针的 不同分子,随后将上述不同测序探针分子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奇偶校验的信号组合编码的DNA连接测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测序引物是指一组只能和所有DNA模板的一段通用序列杂交的寡核苷酸片段,一组 测序引物在DNA模板上杂交区域彼此相差一个或数个碱基,能够在数轮测序反应中完成 对DNA模板全长的测序工作;测序模板上的通用序列,是在测序模板制备过程中通过连 接反应加入,或者在扩增过程中通过引物引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奇偶校验的信号组合编码的DNA连接测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DNA模板是通过对待测的DNA片段通过DNA扩增技术增加基因组中感兴趣的目的 片段的量,扩增是单重的,即一次扩增一个目的片段,或者是多重的,即一次扩增多个目 的片段;所述的待测的DNA模板中的固定是通过化学或者物理方法固定于平面片基上, 或固定于“96孔板”、“384孔板”及各种修饰的珠子载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奇偶校验的信号组合编码的DNA连接测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连接反应,可以是自测序引物开始5’末端向3’末端的连接反应,也可以是3’末 端向5’末端的连接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68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