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流接触沉淀一体化厌氧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6673.3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钱盘生;刘立忠;徐熊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 平 |
地址: | 21421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沉淀 一体化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厌氧生化技术处理污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20世纪70年代以来,废水厌氧处理技术因其具有投资省、 运行费用低及能产生可投资回收利用的能量(沼气)等特点,而得到 较快的发展,并出现了一批以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为代 表的、能滞留大量微生物固体的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处理技术,这批反 应器所具有的对微生物的截留能力使得反应器的容积大大减小,处理 能力和处理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而目前,这些技术在某些方面还存 在一定的问题或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如UASB的技术关键是三相分离 器的合理设计和成功地培养出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但国内三相分离 器的设计还缺乏成熟的方法;颗粒污泥的培养尚处于不断深入的研究 阶段。UASB的另一个是受进水中悬浮固体(SS)含量的限制,一旦进 入反应器中的污水所含的TS浓度超过4000-5000mg/L,无法正常运 行。常需要严格的预处理措施,以降低进水中的SS浓度。同时在运行 过程中还受到温度、pH、氧化还原电位等参数的严格控制。
由于第二代反应器所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推 广应用。为此,研究、研制并开发了厌氧折流反应器(ABR)。
从构造上看,ABR是通过内置的竖向导流板,将反应器分隔成串 联的几个反应室。运行时,污泥在折流板的作用下逐个通过反应室内 的污泥床层,并通过水流及产气的搅拌作用,使得进水中的底物与微 生物充分接触而得以降解去除。从工艺上看,首先UASB可近似看作一 种完全混合式反应器,而ABR是一种复杂混合型水力流态,且更接近 于推流式反应器。ABR中各个反应室中的微生物相是随流程逐级递变 的,递变的规律于底物降解过程协调一致,从而确保相应的微生物相 拥有最佳的工作活性。但随着工程的实践,发现第一代ABR反应器存 在如下缺陷:
(1)污泥浓度低
(2)悬浮污泥容易流失,尤其是水流变化时存在跑泥现象
(3)没有回液分离装置
(4)由于污泥浓度低单位处理率低,因此构筑物容积大造价相应 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效率 高、固液分离效果好、工艺构造设计简单的折流接触沉淀一体化厌氧 反应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流接触沉淀一体化厌氧反应器,其特征是它是由多个相连 通串接的反应室组成,其中一个位于端部的反应室设有进水口,另一 个位于另一端的反应室连接固液分液器,固液分离器上设有出水口, 在各反应室的上部装有填料,相邻的反应室由折流板分隔。
所述各反应室的顶部均设有污泥回流进口,各污泥回流进口均连 接到固液分液器底部的污泥回流出口。
所述各反应室顶部均设有气体收集口。
所述各反应室之间的折流板间距可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1、在每格反应室顶部设置填料,防止污泥的流失,而在填料上可 以形成生物膜,增加生物量,提高了有机物的降解速率;
2、固液分离器分离后的污水可以排出,固液分离效果好,出水水 质好,沉降下来的污泥可以回流至前部;
3、气体被分格单独收集,便于分别研究每格反应室的动态;
4、各格室的格板可以根据水力流态,可以调节间距,运行稳定, 操作灵活;
5、工艺构造设计简单,长期运行而不需要排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目前厌氧折流反应器(ABR)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66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色镜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语句改述方法、程序以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