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殖淡水双壳贝类监测环境元素污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6485.0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9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刘洪波;尤洋;戈贤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8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水 贝类 监测 环境 元素 污染 方法 | ||
1.一种移殖淡水双壳贝类监测环境元素污染的方法,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1)、以池塘继续养殖蚌为对照群,向待监测水域移殖的同一批次、规 格大小一致的蚌为实验群作为用于蚌软组织元素积累差异及重金属污染物监 测的指示生物样本;对照群和实验群样本均需在各自水域生活一年以上;所 述蚌为三角帆蚌;
(2)、池塘养殖及监测水域的蚌软组织元素积累差异及重金属污染物监 测的样本前处理:
(a)、养殖池塘和监测水域的活蚌在曝气的水中暂养3~5日,使其排除壳 内和消化道内的杂物,然后去除蚌壳,获取蚌软组织,将蚌软组织于-18~-20 ℃冰箱内保存;
(b)、取出蚌软组织解冻后用超纯水冲洗6~10遍,于60~100℃的干燥 箱中烘48~72h至恒重;将蚌软组织干样研磨成粉末均一化,置于干燥器中 待用;
(c)、取0.05~0.15g蚌软组织干样,放入过的特氟纶分解容器中,加入 1.0~2.0ml高纯硝酸,并在室温下酸解6~12小时,高纯硝酸重量百分浓 度为63~64%;
(d)、用微波炉在200w的条件下消解3~5次,每次5~9min,再用超纯 水定容至20~30ml为待测溶液;
(3)、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定指示贝类-蚌中软组织元素积累差 异及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和检验监测效果;将待测溶液导入电感耦合等离子 质谱仪进行浓度测定;同时测定待测溶液中元素的浓度,并用添加回收法确 认了测定精度,得到各元素的回收率均在79%~116%范围内;有效测得养殖 池塘和监测水域蚌样中铝、钾、钙、镁、锰、铁、锌、钼、镍、砷、硒、铜、 铬、镉和铅微量元素的残留水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殖淡水双壳贝类监测环境元素污染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的环境为养殖池塘和监测水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殖淡水双壳贝类监测环境元素污染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所设定的状态:等离子气、辅助 气、载气和混合气流速度分别为15、1、1、1L/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殖淡水双壳贝类监测环境元素污染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格:蚌壳长:14.5~17.5cm;蚌壳高:3.5~4.5cm; 蚌壳宽:12.0~15.0cm;带壳重:350~60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64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可变磁条的卡
- 下一篇:一种高光谱图像的端元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