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凹凸仿电雕版效果的腐蚀版及其后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6478.0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左平华;臧庆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C1/02 | 分类号: | B41C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 慧 |
地址: | 2123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凸 雕版 效果 腐蚀 其后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后加工领域,主要涉及后加工烫金凹凸机凹凸版。
背景技术
后加工凹凸版在使用过程中现有两种版材,腐蚀凹凸版和电雕凹凸版。腐蚀版的工艺特点是所制版材由药水腐蚀而出,图文深度一致,轮廓不明显,层次感较差,版口呈毛糙状。产品经其凹凸后表面凸起高度一致,近似水平。而电雕版是目前制版工艺最好的,程序由电脑设定,全程由电雕机雕刻而成,所制版材立体造型,版口修成斜面,产品由其凹凸后表面凸起高度不一致,高低层次与图文本身的状态接近,特别是在高档包装上使用,如深浅处理适宜,立体感强,有利视觉效果和心理欣赏的需要。但目前电雕版制作成本较高,例:一块电雕凹凸版20cm2,以17元/cm2计算,17×20=340元,再加它配套的阳版38元/片,完整的一套版材费是378元。而同样的图文做腐蚀版,一块版费只需是46.8元。两者相比较,尽管电雕版效果好但价格昂贵,成本就高,特别是对于一些工期很短且量少的短线产品,在成本核算上腐蚀版就占很大的优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腐蚀版图文深度一致,轮廓不明显,而电雕版成本高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凹凸仿电雕版效果的腐蚀版及其加工方法,具有成本低,加工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对腐蚀版阴、阳版采用手工提升处理的工艺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在腐蚀凹凸版阴版表面用耐压胶带进行覆盖处理,覆盖层数由凹凸后图文需要的效果决定,当阴版的图文深度在0.4~1.2mm时,用耐压胶带覆盖1~5层,阴版版口呈斜面,斜面角度为90~65度,所述的耐压胶带为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胶带。然后再在阳版用1500~2000目细砂纸进行打磨,使
其边缘轮廓与电雕阳版近似,光滑、圆润。通过以上对阴、阳版的处理,使其凹凸后的高度不一,版口成斜面,产生了类似于电雕版凹凸外观效果。
采用所述的凹凸仿电雕版效果的腐蚀版的后加工方法加工的腐蚀版,所述的腐蚀版的阴版上设有1~5层的耐压胶带,图文深度为0.4~1.2,腐蚀版的阳版的边缘光滑、圆润。
有益效果:在使用此方法之前,生产一批短线高档印刷品(如烟包)。制作电雕版材,以条盒4块,小盒15块计。制电雕版需版费7258元,同样如用腐蚀版制版费只需889.2元。腐蚀凹凸版使用新方法处理后效果基本能达到电雕凹凸版效果,而且使用胶带与细砂纸产生的成本很少,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处理得到的腐蚀版的阴版实物图。
图2是本发明处理后的腐蚀版印刷效果图。
图3是没有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的腐蚀版的印刷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在后加工凹凸工序中,校版完成、阳膜打完后,在腐蚀版阴版图文表面使用耐压胶带进行覆盖,其覆盖层数(压力)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调整,处理后的阴版如图1所示。再在阳版图文边缘用1500~2000目细砂纸沿图文边缘慢慢打磨,打磨后使图文边缘轮廓与电雕阳版近似,光滑、圆润,不得有缺失。通过阴版与阳版合压后,在产品上产生了类似于电雕版凹凸外观效果。印刷前后的效果对比可以见图2和图3,可以明显看出经过本方法处理过的腐蚀版的印刷效果要好于没有经过处理的腐蚀版的印刷效果。
实施例2
一种凹凸仿电雕版效果的腐蚀版的后加工方法,在按常规方法制作好的腐蚀版阴版表面用耐压胶带进行覆盖处理,当阴版的图文深度在0.4~1.2mm时,用耐压胶带覆盖1~5层,然后再在阳版上用1500~2000目细砂纸打磨光滑、圆润,阴版版口呈斜面,斜面角度为90~65度。所述的耐压胶带为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胶带。用本方法加工得到的腐蚀版的阴版上设有1~5层的耐压胶带,图文深度为0.4~1.2mm,腐蚀版的阳版的边缘光滑、圆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6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