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NSS网络差分定位基准站网构造方法与动态更新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25969.3 | 申请日: | 2009-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8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潘树国;朱超;柯福阳;袁本银;李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学成 |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gnss 网络 定位 基准 构造 方法 动态 更新 | ||
1.一种GNSS网络差分定位基准站网构造与动态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各基准站与高等级GNSS控制点静态联测得到各基准站的实时信息,将各基准站的实时信息经过基线解算和网平差解算得到各基准站的WGS-84大地坐标,将WGS-84大地坐标以基准站当地子午线作为中央子午线进行高斯投影得到WGS-84平面坐标,再将WGS-84平面坐标通过7参数转换或4参数转换得到地方平面坐标,则二维平面上每个地方平面坐标所在的离散点位就代表相应的基准站,以距离最短的两个离散点位所在基线作为初始三角形的初始边;
(2)构造初始三角形
将步骤(1)所述的初始三角形的初始边经过Delaunay构网得到三角形的第三点,第三点与初始边构成初始三角形,其中第三点即步骤(1)所述的离散点;
(3)将步骤(2)所述初始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作为初始边重复步骤(2)构成新的三角形;
(4)构造三角网
将所有新三角形未构建的两条边分别作为初始边重复步骤(2)构成新的三角形;重复步骤(4)直至步骤(1)所述的离散点都遍历完毕且三角网充满整个区域得到三角网即基准站网;
(5)基准站网的动态更新
当步骤(4)所述的基准站网中增加基准站,则重复步骤(1)至(4)重新生成新的基准站网;
当步骤(4)所述的基准站网中某个基准站出现故障时,将步骤(4)生成的三角网中与出现故障的基准站对应的离散点删除,然后重复步骤(1)至(4)重新生成新的基准站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NSS网络差分定位基准站网构造与动态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第三点的选取如下:
将初始边经过Delaunay构网得到三角形的第三点后,当第三点被已有的三角形包围,则将第三点删除,返回步骤(4);
当第三点没有被已有的三角形包围,则将第三点与初始边构成新的三角形,返回步骤(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59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独立装订机驱动的鞍式装订机
- 下一篇: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运输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