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卸式浮头等温反应甲醇合成塔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5883.0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4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金力农;刘福华;赵玉清;潘传飞;刘定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昊安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南京昊安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1/04 | 分类号: | C07C31/04;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48江苏省南京市沿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卸式浮头 等温 反应 甲醇 合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机械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化工、石化及其它工程中的强放热等温反应所使 用的合成反应器,尤其适宜甲醇合成反应的合成塔。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强放热等温反应,较多的使用管壳式反应器。其基本结构是:在反应器 壳体内上下设置两块固定管板,反应管和壳体同时与管板焊接;催化剂置于反应管内, 依靠管外水(或液体)的沸腾移去反应热。此种结构由于反应管与壳体间存在热膨胀力, 时常会发生管板与壳体焊缝被拉裂的现象,严重威胁到生产和人身安全。
为了减少热膨胀力对设备的破坏作用,大多管壳式反应器的反应管长度较短,一般 控制在6~7m,且要求反应管与壳体材质的线膨胀系数相近。国内甲醇、合成氨行业引 进德国鲁奇公司技术制造的管壳式甲醇合成塔反应管材质为2205(双相不锈钢),壳体 材质为13MnNiMoNbR。这样不但使设备的制造成本极高,相同产能的设备由于反应管长 度的限制体积庞大,且影响生产过程中转化率的提高,降低了节能效果。
此外,在对装有固体物料的合成塔进行清理或物料更换时,如何将物料卸出是一较 大的问题,特别是在设备内含有有毒、有害物料或设备中物料数量较大及装物料空间特 别窄小时,通常情况下一是采用真空吸附,二是采用人工方式,前种方式费时,后一种 效率及安全性都较差。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需要采用可拆卸式自卸装置,在目前的自卸装置中有采用焊接 式,即每次将封口部分割开,装填时再焊接上,这种方式较麻烦,同时在设备内含有易 燃易爆物质时不可行;另外形式基本上采用螺纹结构,或螺栓固定形式,这一结构形式 较为简单,但如设备使用在高温场合下,往往螺纹结构会咬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自卸式浮头等温反应 甲醇合成塔,其克服了管板与壳体焊缝易被拉裂的缺陷。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卸式浮头等温反应甲醇合成塔,主要包括低压外壳体、外壳体 下封头、高温气体引出管、高压上管箱、高压内封头、上管板、下管板、内部装有催化 剂的反应管、气体分布器以及气体进口管,其中高压上管箱、低压外壳体和外壳体下封 头焊接为一个整体,气体进口管穿过高压上管箱进入其内部,在气体进口管端部安装气 体分布器,上管板和下管板分别安装在低压外壳体内部上下两侧,多根反应管安装在上 管板和下管板之间,高压内封头安装在下管板上,高温气体引出管焊接在高压内封头底 部并延伸出外壳体下封头,其特征是:所述上管板与低压外壳体固定连接,下管板与低 压外壳体之间间隙配合,这样相当于将下管板与高压内封头组成“浮头”,该浮头可以 相对低压外壳体自由移动。
高温气体引出管与外壳体下封头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两者之间可以相对移动,并以 密封填料进行密封。高温气体引出管的伸出部分装有膨胀节。
在高压上管箱外部装有连通内部的卸料手孔,方便更换高压上管箱内的催化剂。
为了方便物料的装卸,在高压内封头中还可以安装一种物料自卸装置,该物料自卸 装置包括筒节、支撑圈、哈呋圈、上端封闭的筒体,所述筒节安装在高压内封头底部的 卸料口上方,支撑圈安装在筒节上端面,哈呋圈放入支撑圈的凹槽内,筒体下沿插入哈 呋圈的凹槽,在筒体侧壁上设有多个开口及对应的开闭装置。该物料自卸装置不受设备 结构型式及使用场合的限制,装卸十分方便,不破坏任何零部件,并且可重复多次使用。
上述开闭装置包括轴耳组件、连接板、盖板、限位板和撑圈,所述轴耳组件设置在 筒体侧壁上并位于开口下方,盖板通过连接板安装在轴耳组件上,并与开口对应实现开 闭,用于放置撑圈的限位板固定在盖板外壁面上,当撑圈放入限位板与盖板形成的凹槽 内时将盖板锁死。
为了提高筒节刚性,在筒节与高压内封头底部之间可以辐射状安装多个支撑锥体。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冷媒(水)在反应管外可以三维流动(传热),故有极好的等温效果。
(2)上管箱装填的催化剂或保护剂,可以通过设置的三个手孔全部或部分卸出单 独更换。
(3)由于反应管与壳体间不是固定连接,消除了热膨胀力,故不存在管板与壳体 焊缝拉裂的安全隐患;反应管和壳体材质无需用进口或国产双相不锈钢,节省了大量贵 重金属,降低了设备造价;反应管的长度可根据反应动力学的需要加长,从而转化率得 以提高,相同产能的设备直径减小。大型反应器运输难的问题得以缓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昊安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南京昊安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昊安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南京昊安工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58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