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缝环件制造方法及其专用热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25785.7 | 申请日: | 2009-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1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孙自强;孙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双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40 | 分类号: | C21D9/40;C21D1/18;C21D1/34;C21D1/63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金辉 |
| 地址: | 21316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 制造 方法 及其 专用 热处理 系统 | ||
1.一种无缝环件的制造方法,包括辗环、金加工、热处理和精加工四大连续的流程;其中热处理流程包括加热、淬火和回火三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流程的淬火工艺包括以下的步骤:
①开启位于淬火池(3)池底的涡流发生器(32),淬火池(3)内淬火液形成稳定的涡流;
②将无缝环件从对开式轨道炉(1-1、1-2)中吊出放入淬火池(3)中进行淬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环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处理流程的淬火工艺的第①步中,涡流速度为10±1转/分;在所述热处理流程的淬火工艺的第②步中,将无缝环件从对开式轨道炉(1-1、1-2)中吊出后悬空冷却40~60秒至无缝环件表面温度为700°,然后在4~6秒内将无缝环件旋转着放入淬火池(3),淬火液温度≥40°,且不超过42°,无缝环件在淬火池(3)中保持匀速旋转、受淬时间为4~7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缝环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流程的加热工艺包括将经金加工的无缝环件经超声波探伤后吊装入对开式轨道炉(1-1、1-2)中加热,加热至820~840°,保温4~5小时;所述热处理流程的回火工艺包括将无缝环件从淬火池(3)中取出,进行一次硬度检测后放入回火池中加热至600~620°,保温7小时后自然冷却,然后进行二次硬度检测后对无缝环件进行精加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无缝环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加工流程包括将辗好的无缝环件进行表面切削加工,加工后所留后续加工余量5~10毫米。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环件制造方法中的专用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专用热处理系统包括对开式轨道炉(1-1、1-2)、冷却循环机构(2)、淬火池(3)和回火池(5);其中,冷却循环机构(2)包括冷却塔(21)、位于冷却塔(21)下方的冷却水池(22)、2个循环泵(23)、热交换器(24)、管路(25)、多个管路控制阀门(28)和电控柜(29);淬火池(3)包括圆筒形池体(31)、位于池体(31)底部的涡流发生器(32)、固定涡流发生器(32)的方钢管(33)和电控箱(37),池体(31)包括位于池底的冷水进口(31-1)和位于池体(31)中上部的热水出口(31-2);冷却循环机构(2)的管路(25)包括2路冷水管路(25-1)和2路热水管路(25-2),1路冷水管路(25-1)连通冷却水池(22)、热交换器(24)和池体(31)的冷水进口(31-1),另1路冷水管路(25-1)连通冷却塔(21)和回火池(5);1路热水管路(25-2)连通冷却塔(21)、热交换器(24)和池体(31)的热水出口(31-2),另1路热水管路(25-2)连通冷却塔(21)和回火池(5);循环泵(23)包括设置在冷却水池(22)和热交换器(24)之间的冷水管路循环泵(23-1)和设置在热交换器(24)和池体(31)的热水出口(31-2)之间热水管路循环泵(2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缝环件制造方法中的专用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池(3)包括2个涡流发生器(32),二者相距120°各由1根方钢管(33)固定于池体(31)底部,每个涡流发生器(32)与水平面的夹角(θ)为20~60°;每根方钢管(33)与池体(31)的池壁之间还有焊接在池体(31)池壁上的方管固定板(3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缝环件制造方法中的专用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池(4);过滤池(4)与淬火池(3)的右上部连通,包括过滤池体(41)、氧化铁屑泵(42)、无缝刚管(43)和过滤网(44);氧化铁屑泵(42)由无缝刚管(43)的一端固定在池体(31)底部,与每个涡流发生器(32)相距120°设置;无缝刚管(43)的另一端穿过过滤网(44),伸入过滤池体(41)中;过滤网(44)从左至右依次包括左限位钢条(44-1)、左丝网(44-2)、中丝网(44-3)、左丝网(44-4)和右限位钢条(44-5)5层,并由多个压紧螺栓(44-6)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双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双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57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富铟碱氧化浮渣中提取铟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板正火后加速冷却工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