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薄膜切割设备随动吸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25479.3 | 申请日: | 2009-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8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赵裕兴;高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德龙激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D7/02 | 分类号: | B28D7/02;B28D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 |
| 地址: | 21502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薄膜 切割 设备 吸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随动吸尘装置,该装置用于在太阳能薄膜电池边缘刻蚀或其它非接触式切割时吸附灰尘。
背景技术
太阳能薄膜电池是在玻璃或其它衬底材料上沉积若干层金属化合物半导体薄膜,在太阳光照射下发电,当电池完成镀膜工艺后,需要对电池的边缘进行隔离,防止电池正反两极之间导通,避免出现短路现象,从而改进电池的效能。
传统的边缘隔离方式是通过对边缘进行喷沙来除去薄膜的,但这种工艺方式对环境污染大,且沙砾对电池的有效工作区域也造成损伤;采用激光对玻璃边缘薄膜进行去除时,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也可以精确控制去除薄膜的位置。
采用激光去除薄膜时,激光从未镀膜的一面照射玻璃,通过玻璃后再照射到薄膜材料上,当激光从玻璃上部照射时,去除的薄膜向下喷射,为了避免溅射到薄膜电池表面,去除后的薄膜需要通过专门的集尘装置进行收集,防止四处飞溅对电池表面造成二次污染,由于薄膜电池的尺寸大(如1100*1400mm2),传统的集尘装置需要在玻璃下方安装大功率集尘器,在加工过程中集尘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能耗高噪声大,同时集尘器的管路直径较大,占用设备大量空间,给设备设计安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薄膜切割设备随动吸尘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太阳能薄膜切割设备随动吸尘装置,包括回转气管、气管转接盘、吸尘槽及集尘器,特点是:所述气管转接盘呈圆盘结构,圆盘上均布着等直径的气管接头;所述回转气管为L形方口气管,集尘器与回转气管相连通,回转气管的回转轴与气管转接盘的轴线重合,回转气管上的接口与气管转接盘上的接口相对接,且回转气管上接口的长度为气管转接盘上两个接口之间的距离,回转气管上接口的宽度等于气管转接盘上接口的直径;所述吸尘槽为方形长槽结构,长槽的内部由隔离片等分为多个吸尘区,每一吸尘区均通过吸尘管与对应的气管接头相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的太阳能薄膜切割设备随动吸尘装置,所述回转气管与一电机驱动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①本发明设计新颖,回转气管转动时,在不同时刻回转气管上的接口对应着气管转接盘上不同位置处的接口,任意时刻方形气管包含的接口截面积都相同,在回转气管转动的过程中,集尘器的有效吸附截面都相同,不会出现吸附压力变化,从而有效保证吸尘效果;
②该装置通过实时改变集尘口的位置,确保在切割位置处的灰尘得到高效收集;
③对集尘器的吸尘量要求较小,将整段的吸尘槽分割成较短的吸尘区,因此有效降低对吸尘量的要求,提高了吸尘位置的吸附力;
④由于装置对吸尘量的要求较低,因此不需要安装大直径的吸尘管路,减小了占用的设备空间;结构紧凑,重量轻,非常便于集成到设备内部;简易适用,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随动吸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尘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a、3b、3c分别为回转气管上接口与气管转接盘上接口在三种不同位置时的连通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德龙激光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德龙激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54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