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疏水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4925.9 | 申请日: | 2009-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1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吉海燕;陈刚;赵玉涛;胡杰;宋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2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水 聚丙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疏水薄膜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超疏水聚丙烯薄膜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材料表面的润湿性取决于材料的表面化学性质和材料的表面形 貌。在光滑表面的接触角最多只能提高到120°,而在自然环境中却存在大量超 疏水的表面(材料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最典型的就 是荷叶表面自清洁效果。超疏水表面由于具有防水、防雾、自清洁等特点,在基 础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江雷等在《Angew. Chem.Int.Ed.》(2004,43:4338-4341)上报道了利用电纺技术制备类荷叶状 的超疏水表面,其接触角为160.4±1.2°;金美花等在《Advance Materials》 (2005,17:1977-1981)上报道了利用氧化铝为模板制备超疏水聚苯乙烯薄膜, 其接触角为160.4±1.2°;Balamurali Balu在《Langmuir》(2008,24:4785-4790) 利用等离子技术制备出接触角为166.7°±0.9°超疏水纤维素。除了以上方法 外,还有溶胶-凝胶法、氟化涂层法、化学气相沉积法、阳极氧化法、电化学沉 积法、机械拉伸法等。
超疏水表面的实际应用一定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价格要有竞争力,还要具 有足够的界面结合强度。但是目前大部分已经报道的方法,要么采用具有低表面 能的价格昂贵的含氟或硅烷材料,要么需要特殊的加工设备或复杂的工艺流程, 大大制约了超疏水表面的实际应用。因此,发明一种简单而又易于产业化的技术 制备超疏水表面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无需复杂的化学处理,也不需要昂贵的 设备,成本低,可控性好,易于产业化的超疏水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等规聚丙烯是一种价格低廉的通用塑料,其光滑膜的接触角在104°左右, 是一般疏水性的材料。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仅可以得到大面积的具有微米 -纳米两种尺度粗糙度的聚合物表面,而且该聚合物材料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 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抗化学腐蚀、抗潮湿、低密度、对环境友好等优良性能。 本发明的方法不但提供了一种制备超疏水表面材料的新方法,同时为拓展通用塑 料的应用领域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便、设备简单、可规模化 生产,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超疏水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为孔状结晶的网络类鸟巢结构, 网络中心的孔洞的直径是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结构的骨架的组成单元为直径3~6 微米结晶的聚丙烯微球和/或短轴为0.5~1.2微米,长轴为1.8~3微米的树叶形状 的聚丙烯微晶。
上述的超疏水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微米结晶的聚丙烯微球和树叶形状 的聚丙烯微晶是由纳米级的片晶构筑而成。
上述的超疏水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与水滴的接触角在152~174° 之间,水滴在薄膜表面的滚动角小于4°。
本发明的超疏水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称取等规聚丙烯颗粒加入到二甲苯中,形成聚丙烯溶液;往聚丙烯溶液中加 入聚丙烯溶液体积20%~60%的丙酮,采用流延法将添加丙酮的聚丙烯溶液流布 在玻璃基底上,在温度为20~70℃下干燥3~12小时,所得白色薄膜即为超疏水 聚丙烯薄膜。
上述制备方法中,称取等规聚丙烯颗粒加入到二甲苯中时,将温度升至 120~140℃,在磁力搅拌下,形成浓度为1~50mg/mL的聚丙烯溶液。
聚丙烯溶液浓度高时,膜的厚度大且更均一;浓度低时,虽然均一性差些, 但膜的粗糙度更大。
上述制备方法中,在制备超疏水聚丙烯薄膜材料之前对玻璃片进行预处理, 方法为:将玻璃片浸入浓硫酸与30wt%双氧水7∶3体积比的溶液中预处理1小 时后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并用氮气吹干,得到预处理好的干净玻璃片。
往聚丙烯溶液中加入丙酮时,聚丙烯溶液的浓度增大时,其添加丙酮的量也 随之增大,并快速搅拌。由于丙酮的挥发速度比二甲苯大,因此,丙酮的加入降 低聚丙烯的结晶时间,得到更小的晶粒。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制备的超疏水聚丙烯薄膜照片
图2实施例1制备的超疏水聚丙烯薄膜的SEM照片
图3实施例2制备的超疏水聚丙烯薄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49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