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制备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三氟乙烯)或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24186.3 申请日: 2009-09-30
公开(公告)号: CN101691412A 公开(公告)日: 2010-04-07
发明(设计)人: 张志成;刘二强;李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C08F214/22 分类号: C08F214/22;C08F214/24;C08F8/04;C08F4/10;C08F4/26
代理公司: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代理人: 弋才富
地址: 710032***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乙烯 氯乙烯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化工领域聚合物的氢化,特别涉及一种由聚(偏氟 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制备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三氟乙 烯)P(VDF-CTFE-TrFE)或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的方 法。

背景技术

聚偏氟乙烯PVDF及其与三氟乙烯的共聚物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 P(VDF-TrFE)因具有非常优异的介电、铁电、压电等性能,自从聚偏氟 乙烯PVDF的压电性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报道以来,聚偏氟乙烯PVDF 及其共聚物被广泛用作电气绝缘、微电子器件、传感器等领域。为了实 现此类材料在储能电容器中的应用,1998年,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QM Zhang教授采用电子辐射法(Science.1998,280,2101-2104.),在三氟乙 烯的共聚物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晶体结构中引入缺陷, 不仅大大提高了该聚合物的常温介电常数,而且有效改善了其D-E曲线, 使之在常温下转变为顺电体,可以提高其在室温下的储能密度的同时降 低能量损耗。2002年,宾州州立大学的T.C.Mike Chung教授采用在 三氟乙烯的共聚物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共聚物中引入 第三单体(如三氟氯乙烯CTFE、二氟氯乙烯CDFE)的办法,在基本不 降低聚合物结晶度的前提下适当减小晶体的尺寸,并将三氟乙烯CTFE 的共聚物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的长序列TTTT构型转 变为TTTG结构,结果发现新的三聚物的常温介电常数可以高达 100(Macromolecules 2002,35,7678-7684.)。申请人曾参与的最新研究表 明,三聚物的储能密度在500MV/m的电场下可以高达 12J/cm3(Macromolecules.2007,40,783-85;Macromolecules.2007, 40,9391-97;US Pat,No.541781)。使得这类聚合物成为新型高密度电容 器的宠儿。

通常含有三氟乙烯TrFE单元的聚合物是通过直接将几种单体如偏 氟乙烯VDF、三氟乙烯TrFE、三氟氯乙烯CTFE等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自 由基共聚的方法制得,但是由于单体的竟聚率的差异导致聚合物组成前 后不均一;同时,由于三氟乙烯TrFE单体非常昂贵,运输和制备成本 较高,使得这种方法制得的聚合物成本居高不下,远远高于聚偏氟乙烯 PVDF。因此,2006年,T.C.Mike Chung等报道了采用氢化聚(偏氟乙 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的办法制备三聚物,用三丁基锡化氢在 偶氮二异丁腈的催化下将偏氟乙烯CTFE中的Cl原子转化为H原子,从 而制备三氟乙烯TrFE单元(Macromolecules.2006,39,4268-71; Macromolecules,2006,39,6962;J.Am.Chem.Soc.2006,128,8120;)。 这种方法制备三聚物具有组成易控、方法简单、成本低等优点,虽然得 到聚合物的性能因为单体引入方式不同而与直接三聚物有所差异,但是 其较高的性价比使得其仍然拥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Polymer,2009, 50,707-715)。然而,该方法中采用了三丁基锡化氢这种毒性较大的试 剂,其产物三丁基氯化锡也有剧毒,而且为了除去聚合物中微量的锡化 物残留,只能采用毒性较大的氟化钾与之反应的办法进行,这些有毒试 剂无论对操作人员还是环境都有很大危害,因而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聚 (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制备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 三氟乙烯)P(VDF-CTFE-TrFE)或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 的方法,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低价态过渡金属卤化物和相应 的含氮配体构成的配合物为引发剂,以易给氢化合物为链转移剂,聚(偏 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为原料,通过一步链转移反应来合 成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三氟乙烯)P(VDF-CTFE-TrFE)或聚(偏 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具有成本低、操作安全、稳定性好、 原料毒性低的特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4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