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网络多路路由网络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4174.0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2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宁;吴华;刘景伟;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H04W40/22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网络 路由 网络 传输 方法 | ||
1.一种无线网络多路路由网络传输方法,包括:
A.网络初始化步骤:源节点发送初始数据包,各个中继节点根据初始数据包的 内容,判定自己的级数并且确定高一级的邻居节点;目的节点发送初始数据包的应 答包,各个中继节点根据初始数据包的应答包确定低一级的邻居节点,组成网络;
B.数据传输步骤:
B1.中继节点收到一个数据包后,首先判断该数据包的包标志位,如果该包为 消息包,则转B2;如果该包为请求重发包,则转B10;如果该包为切断连接包,则 转B11;
B2.根据消息包的信息判断发送节点级数,如果发送节点的级数比当前节点的 级数低,转B3,如果发送节点的级数大于或等于当前节点的级数,则转B9;
B3.读取消息包的负载信息部分,忽略邻居节点信息部分;判断该包的负载信 息是否已经编码,如果该包为已经编码的包,则转至B5;如果是没有经过编码的包, 转至B4;
B4.读取负载信息的包号并与本中继节点消息包池中消息包的包号进行比对:如 果本中继节点消息包池中没有当前收到的消息包,则将此消息包保存到本节点的消 息包池中,转B8;如果当前收到的消息包已经在消息包池中存在,则将此包丢弃; 转B12;
B5.如果该消息包为已经编码的包,则根据收到消息包中已经编码包的包号和 本地消息包池中的消息包号进行对比,如果可以解码,转至B6;如果无法解码,则 转至B7;
B6.解出有用的消息包,并将解出的消息包保存到消息包池中,并更新本中继 节点消息包池中所包含的消息包的包号信息,转B8;
B7.读取消息包中不可解码标志位,判断不可解码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门限值, 如果达到门限则将此包删除;如果没有到达门限,则将不可解码标志位加1,消息 包内的已经编码包数、已经编码的包号和已经编码包的目的地址以及负载不变,其 余信息由当前节点重新组包后转发;
B8.根据本中继节点存储的邻居信息列表和消息包池中的消息包,选择邻居节 点能够解码的最佳编码,将编码后的信息作为负载进行组包,并广播发送;如果通 过任何编码方案编码后邻居节点都无法解码,则直接将该信息作为负载进行组包, 并广播发送;转B12;
B9.如果发送节点的级数大于或等于当前节点的级数,则只接收消息包中的邻 居节点信息,并且更新本中继节点的邻居信息列表;
B10.如果该数据包为请求重发包,则读取需要重发的信息,与本中继节点消 息包池进行对比,如果本中继节点中有需要重发的包,则将需要重发的消息组包后 向高一级节点发送;如果本中继节点没有需要重发的包,则将请求重发包直接向低 一级节点转发;
B11.如果该数据包为切断连接包,中继节点则直接向低一级节点转发,并且 清空本中继节点的缓存和初始化所有设置;
B12.如果中继节点在收到一个消息包后一定时间内未收到新的消息包,则按 照消息包池中消息包的时戳顺序,转B8;如果一定时间内没有监听到邻居节点的消 息,则将本中继节点消息直接进行组包,并广播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无线网络多路路由网络传输方法,其中B8所述的 组包,包括对帧控制域的设置和负载的填充,该帧控制域的设置,是分别对中继节 点信息部分进行设置和对负载信息部分进行设置;该负载的填充,是对已经编码的 信息进行填充和对未编码的信息进行填充。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无线网络多路路由网络传输方法,其中对中继节点 信息部分进行设置,是在中继节点信息部分填入本中继节点在之前T到2T时间内所 正确接收的消息包个数以及每个消息包的时戳和包号,其中T为根据具体网络情况 而设定的确定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无线网络多路路由网络传输方法,其中对负载信息 部分设置,是对已经编码的信息进行填充和对未编码的信息进行填充。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无线网络多路路由网络传输方法,其中对已经编码 的信息进行填充,是将帧控制域中的编码后未解次数标志位置0,将已经编码的包 数填入本次编码所涉及的包的个数,在负载信息部分填入每个消息包的包号和目的 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41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放式数控刀具信息存储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光固化发光二极管封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