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锡锑银合金纳米粒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3985.9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2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赵铭姝;汪飞;郑青阳;覃玉锋;许敏炜;宋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38;B22F9/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锡锑银 合金 纳米 粒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锡锑 银合金纳米粒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方面,合金负极材料因其高的理论比容量而 备受关注。其中,SnSb合金负极材料因其良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成为最受 关注的合金负极材料之一。纳米尺寸的SnSb合金可以有效降低充放电过程 中体积变化的影响,显著提高循环性能,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领域具 有潜在的巨大的应用前景。
关于SnSb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已经有很多的文献报道:采用物理制备 方法,主要是获得纳米尺寸的SnSb薄膜材料,这类方法对设备的要求高, 成本高,效率低,很难做到大批量生产;采用有机合成方法,操作过程比较 复杂,过程控制要求严格,制备过程对环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也 很难实现大批量生产。化学还原法的优点在于,原理简单,操作简单,过程 稳定,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试剂,且适合大批量生产。在传统的化学还原法 中,制备的粒子过于细小,团聚严重,粒径分布不均,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 材料使用时,对电化学性能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的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nSbAg合金纳米粒子 的方法。本发明的整个反应过程简单,无有毒物质或环境污染物产生,环境 友好,属于绿色化学的制备方法,并且本方法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所需的 化学试剂廉价易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配制摩尔浓度均为0.1-0.3mol/L的SnCl2、SbCl3、AgNO3的三 种水溶液,再配制C6H5Na3O7溶液,其C6H5Na3O7溶液与上述三种水溶液之 一的摩尔比为(3.5~3.8)∶1,将上述四种溶液混合配制成pH值为6-6.5的混 合溶液A;
(2)再配制摩尔浓度为0.5-1.5mol/L的NaBH4水溶液B,其pH值为 12.5-13.5;
(3)将B溶液以3-5滴/秒的速度滴加到A溶液中,或将A溶液以3-5 滴/秒的速度滴加到B溶液中,同时开启磁力搅拌器搅拌10-20分钟,获得合 金粉末;
(4)将合金粉末在70-80℃进行水浴处理水浴时间为240-360分钟,即制 得SnSbAg纳米粒子。
其中SnCl2+SbCl3+AgNO3三种混合水溶液与NaBH4的摩尔比为1∶ (1.5~1.8)。
本发明在化学还原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水浴处理的过程,在合成SnSb 的基础上,添加第三组元Ag制备出了颗粒尺寸为50nm-150nm分散性好, 无团聚的SnSbAg粒子。该发明提高了提了锂离子电池多元合金负极材料的 粒子的分散性和均匀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39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