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矿工作面沿空留巷浇筑混凝土连续墙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23718.1 | 申请日: | 2009-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9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利;吴玉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利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54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矿 工作面 沿空留巷 浇筑 混凝土 连续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混凝土连续墙,具体涉及采矿工作面沿空留巷浇筑混凝土连续墙 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采矿工作面沿空留巷采用木垛、密集支柱、矸石袋、料石砌墙或混 凝土连续墙,而混凝土连续墙采用刚性模板支模,这些方法的施工缺点在于: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劳动强度大,施工速度慢;刚性模板不易随顶底板坡 度面起伏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密闭不严,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容易漏浆且浇筑后 的混凝土不密实、难以与煤层顶板紧密结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劳动效率高,密闭性好 的采矿工作面沿空留巷浇筑混凝土连续墙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浇筑混凝土连续墙的方法。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一种采矿工 作面沿空留巷浇筑混凝土连续墙的装置,本发明的特殊之处在于一个纤维柔性 模板由主体模板与接顶模板两部分构成,纤维柔性模板上两侧分别连接两个翼 缘,翼缘上带有套筒,套筒内穿入钢梁,翼缘通过单体液压支柱或锚杆将纤维 柔性模板吊挂在煤层顶板上,上述纤维柔性模板连接灌注口、上植筋口、下植 筋口、限位孔,上植筋一端与煤层顶板连接,另一端通过上植筋口插入到纤维 柔性模板内与混凝土固定连接,下植筋一端与煤层底板连接,另一端通过下植 筋口插入到纤维柔性模板内与混凝土固定连接,纤维柔性模板上间隔连接有拉 筋,限位孔穿入丝杠,丝杠两端通过托盘螺母固定,内层灌注口塞入纤维柔性 模板内,外层灌注口内插入混凝土输送管并绑扎,用混凝土泵将搅拌好的混凝 土经由输送管向柔性模板内注入混凝土,最终形成混凝土连续墙。
一种浇筑混凝土连续墙的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1)、预先按照连续墙的尺寸制作多节纤维柔性模板;
2)、在煤层顶、底板上植筋,套筒内穿入钢梁,翼缘通过单体液压支柱或 锚杆将柔性模板吊挂在煤层顶板上,相邻柔性模板通过连接带绑扎连接;
3)、植筋外露端通过植筋口插入柔性模板内并将植筋口绑扎,丝杠穿入限 位孔并将其两端用托盘螺母固定;
4)、内层灌注口塞入纤维柔性模板内,外层灌注口内插入混凝土输送管并 绑扎;
5)、当纤维柔性模板吊挂及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用混凝土泵将搅拌好的 混凝土经由输送管向柔性模板内注入混凝土;
6)、混凝土注满后拔出输送管,内层灌注口实现自封闭,最终形成混凝土 连续墙;
7)、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单体液压支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劳动效率高,密闭性好, 不易漏浆,混凝土填充密实、接顶效果好,综合机械化作业,纤维柔性模板能 适应顶板及底板坡度面的变化,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满足支护及密闭性要求 的混凝土连续墙,广泛用于煤矿,冶金矿山,水利,地下建筑,国防等行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单体液压支柱吊挂纤维柔性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锚杆吊挂纤维柔性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纤维柔性模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1-1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纤维柔性模板,2-钢梁,3-单体液压支柱,4-1、4-2植筋,5- 混凝土,6-锚杆,7-灌注口,8、10-植筋口,9-翼缘,11-套筒,12-限位孔,13- 拉筋,14-丝杠,15-主体模板,16-接顶模板,17-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内容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利,未经王晓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37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