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泾阳砖茶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3708.8 | 申请日: | 200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0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贾根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根社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1000 陕西省咸阳***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泾阳 砖茶 制作方法 | ||
1.一种泾阳砖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①去杂:将茶包打开,将茶倾倒在长方形特大木板上,木板两边的检茶工人手工去除茶中杂质。
②剁茶:剁茶工人用大扎刀反复不停的将去过杂的原茶剁碎。
③过筛:制茶工将剁碎的茶叶分别过箩、过筛,选取5-7公分的茶叶备用,长于7公分的茶叶将被继续剁碎,过下的碎茶及茶沫不用。
④备水:取一定比例泾阳某区域地下生水,先天下午倒进埋入地下的缸内,另取一定比例泾阳某区域地下水烧开,兑入缸内,捂盖发酵备用。
⑤熬茶釉:取适量茶叶加适量备用水,于头天上午先武火后文火熬制12小时,熬出茶釉,此釉称新釉;取适量老茶釉做酵母作用,配适量茶叶和备用水于头天下午文火熬制6小时,此釉称老釉,第二天早上将新釉与老釉按一定比例兑入待用。
⑥称茶:将剁碎的茶用秤平均称量。
⑦炒茶:炒茶工将铁锅烧至一定温度,舀入一瓢兑好的茶釉,茶釉充分浸润热锅,用小簸簇将称好的茶叶倒进炒锅里,续舀一瓢兑好的茶釉倒入锅内茶中,炒茶工快速用双手分拿两根苹果树木棍或桑树木棍翻炒,其顺序为先由两边到中心,再由下方到上方,将茶和茶釉拌匀,炒至一定温度。
⑧灌封:将用多层手工麻纸糊成茶封,夹在相配套的木模或铁模即“梆子″内。灌封工人坐在“梆子”侧边,双手捧起簸簇,一边簸茶散气,一边灌茶进封使之饱满。
⑨筑茶:捶茶工人站在“梆子”正面,用茶锤将纸封内的茶捶实。
⑩锥封:用铁钎在茶封戳几个深约1/2茶封长度的孔,以便使茶叶中多余的水分挥发。
捆扎:出封后用麻绳将茶封十字捆扎,以便定型。
阴干:彻底放完茶封内的水分。
发花:将筑制好的砖茶,置于一定温、湿度的环境中,让其砖身内生长繁殖一种黄色的“冠突散囊菌″真菌。
分晾:茶封阴晾至七、八成后,将茶封在木楼上按顺序堆垛,并加棕片覆盖,使其自行发花,待封皮纸包上俗称“菜籽花”的黄点出现后,再打开垛堆,分晾1--2个月。
打包销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原茶是湖南安化经过压榨的茶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备水时,捂盖发酵12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称茶时,每秤5斤为一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筑茶时,一般情况每封筑170--300棍,即“提棍”100--120下,“拐棍”50--80下。棍法分“四路”,即按从梆子前到梆子后排列4棍,不能错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阴干时,要彻底放完茶封内的水分,夏季时间为一月,冬季时间为两个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根社,未经贾根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37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