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性乙烯基类聚合物/ZnO纳米复合鞣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3400.3 | 申请日: | 200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9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高党鸽;李运;马建中;吕斌;向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4C3/22 | 分类号: | C14C3/22;C14C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罡 |
地址: | 710021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性 乙烯基 类聚 zno 纳米 复合 鞣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乙烯基类单体和纳米 ZnO为原料合成一种对皮革具有鞣制效应、并可改善染色加脂效果的两性乙烯基 类聚合物/ZnO纳米复合鞣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革行业是我国轻工行业中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皮革工业的快速发 展,我国正在成为全球皮革贸易最活跃、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在制革生 产中,由于铬鞣革的优良性能,绝大多数的成革是通过铬鞣法生产的 [V.J.Sundar,J.Raghava Rao,C.Muralidharan.Cleaner chrome tanning-emerging option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2,(10): 69-74.]。但传统的铬鞣法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Cr6+会直接对人体皮肤造 成损害,诱发各种疾病。铬鞣法作为主要鞣制方法已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 战。因此,开发和采用皮革行业适用的高新和先进技术,进行行业技术改造和 产业升级,研究能够从源头上消除铬污染的清洁化鞣制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是具有非共轭性双烯键的水溶性阳离子单体,分子 中两个双键能够进行均聚反应或与其它含双键单体进行共聚反应,聚合物的分 子链常带有正电荷及含氮的五元环或六元环结构。与通常聚合反应形成的线性 聚合物相比较,环化聚合形成的聚合物具有好的热稳定性和高的玻璃化转变温 度[Lee H J,Kodaira T,Urushisaki M,et al.Cyclopolymerization.Part XXXII-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alpha-(2-phenylallyloxy)methylstyrene: synthesis of highly cyclized polymers with high glasstransition temperatures and thermal stability[J].Polymer,45(22):7505-7512]。研 究还发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同疏水性或功能性单体共聚可改善聚合物的性 质和性能[Avei D,Mol N,Dngasan L.New cationic polyelectrolytes for floeeulation processes of baker’s yeast wastewater[J].2002.48(4-5): 353-359;Yildiz B,Isik B,Kis M,et al.pH-sensitive dimethylatninoethyl methacrylate(DMAEMA)/acrylamide(AAm)hydrogelsl[J].J Appl Polym Sci, 2003,88;2028-2031],且制得的聚合物无臭无味,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采 油、造纸、水处理等许多工业领域[张倞,任静,伊敏.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酸共聚凝胶的辐射合成与性质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3(1):30-35; SUBRAMANIAN R,ZHU S,PELTON R H.Synthesis and flocculation performance of graft and random copolymer microgels of acrylamide and diallyld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J].Colloid Polym Sci,1999,277(10):939-946; PARAMJIT S,MADHUR G.Dispersed phase copolymerization of acry-lamide and dimethyl diallyl ammonium chloride in xylene[J].J Polym Mater,1997, 14(1):57-6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34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硅铁化炉底控制炉底的方法
- 下一篇:评价脾虚证及中药药效的基因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