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22830.3 | 申请日: | 2009-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3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冠军;穆海宝;郭一欣;韩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氧化物 避雷器 在线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在线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过电压保护设备。近年来,随着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广泛应用,其本身运行的安全性也成为电力系统中关注的问题。为了能够及时了解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运行状况,相应地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监测技术和监测装置也发展起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监测装置是现场监测的电子机械式仪表,由电磁式直流毫安表和计数器构成,用于监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和动作次数。该装置的优点是泄漏电流检测灵敏度比较高,但不足之处是需要巡检人员定时查看,无法实时获得避雷器的运行状态。同时,由于其监测装置必须安装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接地端,如果是线路保护用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监测装置也要安装在杆塔上,这就给巡检人员的巡查带来很大的不方便。另一类监测装置是电流互感器式仪表,采用穿心式电流互感器采集电流信号,然后将采集的电流信号送到微处理器中进行计算和传输。由于采用穿心式电流互感器,实现了测量系统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隔离,能够较好地保护测量系统,但是由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泄漏电流非常小,再加上周围强电磁场的干扰,使得采用穿心式电流互感器方式的测量结果精度不够理想,而要想提高测量精度,设备的成本将会大幅度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子机械式监测仪表检测灵敏度高,但无法实时获得避雷器的运行状态,而电流互感器式仪表由于采用穿心式电流互感器,存在测量结果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保护电路、动作次数检测单元,泄漏电流采样单元、采集板。保护电路中的压敏电阻片上端接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下端接地;保护电路中的扼流线圈与动作次数检测单元和泄漏电流采样单元串联,然后和压敏电阻片并联;动作次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采集板的一路输入端,泄漏电流采样单元的输出端连接采集板的另一路输入端,采集板通过总线连接计算机监控中心,采集板负责采集信号并实现现场显示和数据远传;计算机监控中心收集来自采集板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故障报警。
保护电路中的扼流线圈与动作次数检测单元和泄漏电流采样单元串联,然后和压敏电阻并联。当避雷器动作时,压敏电阻片电阻会减小,而扼流线圈电抗会变大,大部分浪涌电流将通过压敏电阻片泄放到大地,从而保护动作次数检测单元和泄漏电流采样单元不被破坏。
所述的动作次数检测单元由整流桥,滤波电容,分压电阻,肖特基二极管和光耦隔离电路组成,实现动作次数测量。整流桥输出并联接滤波电容,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串联构成分压电路,并联在滤波电容两端。第二电阻R2的输出端接到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肖特基二极管D1并联在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入的两端,实现对光耦的保护。当避雷器正常工作时,交流电流经整流桥,整成直流信号,此时电压值不足以驱动光耦动作;而当遇到雷电避雷器动作时,泄漏电流增大,在光耦两端的电压值增大,超过光耦的驱动阈值,就可以获得避雷器的动作次数。
所述泄漏电流采样单元由电流互感器,由匝比为1∶1的电流互感器与双向肖特基二极管D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组成。双向肖特基二极管D2并联在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第三电阻R3串联在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实现对电流互感器的保护。第四电阻R4连接到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送入采集板。
所述泄漏电流采样单元,避雷器正常工作时,泄漏电流流过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互感器的二次侧将会感应出同样大小的电流,通过测量二次侧的电流就可以获取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并实现与采集板的电气隔离。在遇到雷电避雷器动作时,双向肖特基二极管D2将保护电流互感器不受损坏。
所述的采集板可以采集动作次数检测单元提供的脉冲信号和泄漏电流采样单元提供的模拟信号,并实时记录采集的信号值。同时通过总线和计算机监控中心连接。计算机监控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当避雷器出现故障时,及时向工作员提供报警信息。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2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