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源蚊香增效剂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22528.8 | 申请日: | 2009-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8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 发明(设计)人: | 何军;杨晓伟;王艳梅;李威;赵江华;冯俊涛;张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N65/24 | 分类号: | A01N65/24;A01N65/08;A01P7/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郑建 |
| 地址: | 712100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蚊香 增效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植物源蚊香增效剂。
背景技术
蚊香增效剂一般以化学增效剂为主,最常用的是对八氯二丙醚(S2)和增 效醚(S1)。八氯二丙醚是使用最普遍的蚊香增效剂,它具有效果较好,成本 低廉的优点,增效醚(S1)成本高,不适于大规模蚊香工业生产。近期的研究 表明,八氯二丙醚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对人畜安全具有较大风险和危害,国家 已经禁止使用,因此现在迫切需要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蚊香增效剂来弥补蚊香增 效剂的空白。冬青油为为黄绿色油状液体,从植物冬青中提取,冬青属于冬青 科,冬青属;香樟油为淡黄色油状液体,从樟树中提取,樟树属于樟科,樟属。 关于冬青油和香樟油的杀虫活性研究较多,而在蚊香增效剂的方面报道很少。 根据申请人所进行的资料检索,未检索出冬青油和香樟油在蚊香增效剂方面的 应用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究植物精油在蚊香增效剂中的应用,为在农药防治 卫生害虫方面提供一种植物源蚊香增效剂。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植物源蚊香增效剂,其特征在于制得的该植物源蚊香增效剂由以下有 效成分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冬青油:30%~50%,香樟油:10%~35%,乳 化剂:6.5%,溶剂:10%~43.5%。
本发明制备的植物源蚊香增效剂,能够与农药品种组成增效农药组合物, 并涂于蚊香胚上制成成品蚊香。农药品种是烯丙菊酯或炔丙菊酯或四氟甲醚。
经试验证明,该植物源蚊香增效剂与农药品种组成增效农药组合物对农药 品种有着很好的增效作用,而且来源广泛,高效、低毒、环保,有着很好的开 发应用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发明人给出的实施例以及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申请人的科研人员在对植物精油的研究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冬 青油和香樟油对蚊香中的农药品种有增效作用,提出了植物源蚊香增效剂及其 制得的植物源蚊香增效剂用于制备蚊香的应用。
本发明制成的植物源蚊香增效剂主要为冬青油和香樟油,由以下有效成分 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冬青油:30%~50%,香樟油:10%~35%,乳化剂:6.5%, 溶剂:10%~43.5%,上述原料的百分比之和为100%。
乳化剂选择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缩合物(OP-10)或聚氧乙烯壬基酚醚 (NP-2)。
按增效剂配方比例先配制好蚊香增效剂,然后将蚊香增效剂再与农药品种 组成增效农药组合,配制成蚊香液,然后涂于蚊香胚,制成蚊香成品。
农药品种是烯丙菊酯或炔丙菊酯或四氟甲醚。
以下是申请人给出的增效剂组合物活性系数测定试验实施实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制备的植物源蚊香增效剂为增效剂NS-101,按常规的方法混合 制得。
(1)增效剂NS-101配方
冬青油:30%,香樟油:20%,乙酸丁酯:43.5%,NP-2:6.5%;
(2)蚊香液配方
烯丙菊酯:8.4%,异丙醇:2.08%,NS-101:59.82%,脱臭煤油:29.7%; 按常规的方法混合即得蚊香液。
(3)增效实验:
方法一:将配制好的蚊香液涂于蚊香胚上,每3g蚊香胚涂蚊香液0.1g。 采用密闭圆筒法(GB13917.4-92),测定供试药液的KT50。以西北农林科技大 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养虫室提供的供试昆虫为淡色库蚊(Aedes albopictus)羽化2~3天未吸血的雌成蚊,测定温度为26±1℃,相对湿度 为6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25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