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接口的桥梁应变检测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2515.0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1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赵祥模;徐志刚;杨澜;王海彬;邬满;史昕;张楠;张立成;韩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H04W84/1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10064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传感 网络 接口 桥梁 应变 检测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荷载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接口的桥梁应变检测传感器。
背景技术
桥梁应变检测在桥梁的科研、设计及施工、验收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的桥梁应变检测方法是基于有线线缆传输的桥梁应变检测。
有线线缆传输的桥梁应变检测中,传输均采用有线电缆方式完成。首先,虽然此技术手段具有数据传输效率高和技术成熟的优点,但是在大跨度桥梁结构测试中,随着桥梁跨径的不断增大,从而传感器数量和有线电缆用量随之剧增,导致现场布置和撤离有线电缆工作量大、测试周期长、效率低,甚至可能导致几千米的有线电缆布线工作量难以实施。众多的有线电缆分布复杂凌乱,容易接错线位,为后期的数据处理带来难以补救的损失等。其次,传统有线线缆传输方式中采用模拟信号传输,使得线缆之间容易产生串扰。不仅如此,信号受温度、电磁波的干扰尤为明显。从而造成数据不能正确反应桥梁应变检测信息。最后,目前现有的桥梁应变检测传感器价格昂贵,从而不适合我国国民消费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接口的桥梁应变检测传感器。由于传感器与Sink节点之间数据传输采用数字信号,这就有效的提高了数据的抗干扰性。以及本发明将采集、处理、无线传输高度集成在一起,从而该节点的集成度大大提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接口的桥梁应变检测传感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弱信号调理放大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无线接收模块、5V供电模块与3.3V供电模块七部分组成,该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模块与弱信号调理放大模块连接,这两部分由5V供电模块供电。弱信号调理放大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数据处理模块与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无线传输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连接,最后无线接收模块通过SPI总线连接PC终端。无线传输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是由3.3V供电模块提供电压。
其中数据处理模块中的单片机芯片ATmega128L具有八通道的十位的ADC转换端口,据此该应变检测传感器可以检测八通道的应变信号,从而由无线传输模块的射频芯片CC2420进行无线发送。
数据采集模块是由一个平衡电桥组成,电桥中包含两个1K的应变片从Q1和Q2分别接入,两个精密微调的电位器R1和R2,电桥的半个桥臂由一个应变片和一个精密微调电位器串联构成,在两个电位器的非接地端,引出两根信号线作为放大模块的差分输入信号,当应变片因受力产生形变时,电桥失去平衡,从而产生差分信号,此差分信号与弱信号调理放大器模块相连接,接入弱信号调理放大器模块的仪表放大器AD620AN的2,3脚。
偏置电压实质上是一个分压器,由一个1K的电阻和一个2K的精密微调电位器串联组成,并在其两端加入+5V的电压,然后从电阻和电位器的连接点引出一条信号线接入仪表放大器AD620AN的5管脚,用以将负电压变为正电压。引脚6输出放大后电压。将此电压信号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的单片机芯片ATMega128L的模数转化(ADC)端口。电压信号经过A/D转换成为数字信号,将此数字信号与无线传输模块的射频芯片CC2420相连。
数据处理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的数据通信是基于SPI总线的,无线传输模块中的射频芯片CC2420对应端口SI、SO、CSN、SCLK分别和数据处理模块中的单片机芯片ATMega128L的MOSI、MISO、SS、SCK端口相连以实现数据通信。此无线传输的信号是数字信号,CC2420传输频率在2.4G~2.4835GHz,共有16个传输信道,传输的路径由路由仿真平台生成的路由信息而确定,从而实现数据的多跳无线传输。
数据处理模块与无线传输模块的组合实现了数据的处理与无线发送。他们的组合与无线接收模块结构是一样的,其区别在于:数据处理模块是与弱信号调理放大器模块相连接,实现数据的AD转换,然后由射频芯片将数据进行无线发送;而无线接收模块是整个无线传感网络总的汇节点。是用于与上位机连接,实现接收了来自于传输模块所发送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25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