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折叠和展开的光学相机遮光罩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22264.6 | 申请日: | 2009-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6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创;王炜;樊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3B11/02 | 分类号: | G03B11/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少文 | 
| 地址: | 710119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展开 光学 相机 遮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相机遮光罩,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和展开的光学相机遮光罩。
背景技术
在光学相机中,为了抑制杂散光的影响,通常需要在光学镜头的前端设置遮光罩,这种遮光罩通常为整体结构的锥体。为了尽可能减小杂散光的影响,需要尽可能增加遮光罩的长度,而较长的遮光罩会带来光学相机存储体积增大、重量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和展开的光学相机遮光罩,其解决了现有光学相机遮光罩因为增加遮光罩的长度而导致的存储体积增大、重量增加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可折叠和展开的光学相机遮光罩,包括支撑架和遮光布,其特殊之处是:所述支撑架包括可固定在相机镜头前端的法兰、固定在法兰上的多个接头、外边框、以及两端分别与接头和外边框固连的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横截面为弧形的薄壁直带构件;所述遮光布包覆在连接杆及外边框构成的多棱台外周侧。
上述多个连接杆包括至少三个棱杆及至少三个斜杆,所述棱杆的一端固定于接头上,其另一端固定于外边框的拐角处;所述斜杆的一端固定于接头上,其另一端固定于外边框的直边处且与该直边的夹角为锐角。
上述外边框为矩形框,所述棱杆和斜杆的数量均为四个。
上述外边框为八边形框,所述棱杆和斜杆的数量均为八个。
上述支撑架包括与外边框平行设置的中间框,所述中间框的形状与外边框相类似,所述中间框与多个连接杆的中部固连。
上述斜杆包括长斜杆和短斜杆,所述长斜杆固定于接头和外边框之间,所述短斜杆固定于中间框和外边框之间。
上述外边框为矩形框或八边形框,所述棱杆、长斜杆和短斜杆的数量相应为四个或八个。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
1、体积小。可以弯曲折叠,并通过其弯曲所产生的弹力使其自行展开,固定在外边框、连接杆和接头上的遮光布也同时随之折叠或拉展。因此在存放光学相机时,可压缩以极大地减小光学相机的存储体积。
2、重量轻。由于遮光罩的骨架仅是由外边框、连接杆、接头和法兰构成的,且构成的棱杆和斜杆仅为薄壁直带状,降低了重量;进而通过遮光布来遮光,更起到了减轻重量的作用。
3、刚性好。较轻的重量以及斜杆的使用使整个结构具有较好的刚度。
4、可自行展开。连接杆的自身特性使得遮光罩在使用时可利用其弹性恢复变形自行展开,无需设置另外的展开机构,简便易行。
5、应用范围广。遮光罩具有可折叠并可自行展开的特点,广泛适用于各类光学相机。
6、可级联使用。通过中间框,可以构造多级串联的结构,增加可折叠和展开的光学相机遮光罩的长度,而保持较好的刚度,并使遮光布更好地包覆在支撑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去四分之一遮光布后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剖去二分之一遮光布后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剖去四分之一遮光布后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剖去四分之一遮光布后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外边框,2-连接杆,21-棱杆,22-斜杆,4-接头,5-法兰,6-遮光布,7-中间框,8-长斜杆,9-短斜杆,10-底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可折叠和展开的光学相机遮光罩,包括有支撑架和遮光布6,其中支撑架包括固定在相机镜头前端的法兰5、固定在法兰上的多个接头4、外边框1以及两端分别与接头4和外边框1固连的多个连接杆2,连接杆2为横截面为弧形的薄壁直带构件;遮光布6包覆于连接杆2及外边框1构成的棱台外周侧。
参照图1,接头4用螺钉固定在法兰5上,用螺钉把棱杆21一端固定在接头4的中间孔上,另一端固定在外边框1的拐角上;用螺钉把斜杆22一端固定在4个接头的两边孔上,另一端固定在相邻的外边框1的直角边。遮光布6固 定在外边框1和接头4上,包覆于外边框1、棱杆21和斜杆22的外面。
参照图2,连接杆2是一种单层开口柱面壳构件,外形呈现为具有弧形横截面的薄壁直带状,具体可采用带状弹簧(又名卷尺弹簧,英文名称:tape spring)。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基本结构示意图,用螺钉把斜杆22一端固定在接头4的两边孔上,另一端固定在相邻的外边框1的拐角处。其中图3中遮光布6半剖。
对于长的遮光罩的实施,可以在中间设置中间框,并增加斜杆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22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