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薯蓣皂素生产中的废水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2096.0 | 申请日: | 2009-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3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国;葛红光;刘金生;赖普辉;郭小华;刘志峰;赵蔡斌;李旭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城固县振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4;C02F1/52;C02F1/28;C02F1/66;C02F10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203 陕西省城***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薯蓣 皂素 生产 中的 废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废水处理工艺,特别是一种对薯蓣皂素生产过程中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黄姜属于薯蓣科植物,是加工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避孕药的主要原料。皂素的市场需求量很大,2008年全球对皂素的需求量为3000吨左右,而且近年来正在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递增。
目前,皂素的生产一般都是采用传统工艺方法,即将黄姜经过粉碎、发酵、酸解、萃取等工艺处理后加工成薯蓣皂素。尽管这种方法比较落后,但它是一种成熟的、稳定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技术。在这种传统方法生产过程中,酸解后的淀粉分离要通过大量的水洗才能完成,因而有大量的废水产生,通常每生产1吨皂素,废水就有400-500吨,而且废水中的糖份含量高、酸度高、盐份高、有机污染负荷重,呈深褐色;综合废水的COD值为20000-30000mg/l;可生化性差,BOD/COD约为0.27。如此多的高浓度废水若不做处理,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欲做处理,则要花费较大的费用。因此,生产中的废水处理已成为制约薯蓣皂素生产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薯蓣皂素生产中的废水处理方法,使经过处理的水可以再用于薯蓣皂素生产,一方面能够节约用水,另一方面使废水零排放,环境不受污染。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将皂素生产过程中的水解酸液和洗涤液合并,在此合并的混合废液中依次加入:石灰30-50kg/m3,聚合氯化铝400-600g/m3,聚丙烯酰胺3-5g/m3进行中和、混凝;收集上清液,在此清液中按照40-60kg/m3的加入量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然后再进行减压蒸馏,得无色中性水。
中和混凝产生的沉渣外运至垃圾填埋场作无害化处理;蒸馏所得中性水可回用于生产,25%-20%的釜残液经离心分离后,滤液再回放到混合废液中,滤渣作为辅助燃料进行焚烧处理。
下面通过检测数据能够证明本发明方法的技术效果:
(1)皂素废水特性分析
表2-1 皂素废水特性分析
(2)皂素废水中和混凝
表2-2 皂素废水中和混凝处理效果
(3)活性炭脱色
脱色时间为60-90min。
表2-3 皂素废水活性炭脱色处理效果
(4)减压蒸馏
真空度:0.065-0.070MPa;温度:65℃-80℃。
表2-4 皂素废水减压蒸馏处理效果
本发明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薯蓣皂素生产过程的废水污染问题,并且实现了废水、废渣、能源的循环利用,符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要求。运用此工艺,使黄姜废渣全部得到利用,生产废水全部循环使用,实现了生产过程废水零排放。本发明方法的应用,可以实现薯蓣皂素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彻底解决了制约薯蓣皂素生产的瓶颈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将水解酸液和洗涤液收集于一个蓄水池中,加入石灰30kg/m3,聚合氯化铝400g/m3,聚丙烯酰胺3g/m3,搅拌下进行中和、混凝,然后静置;收集上清液,在此清液中加入40kg/m3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60-90min,然后再进行减压蒸馏,真空度:0.065-0.070MPa;温度:65℃-80℃。得中性无色水。
实施例2
将水解酸液和洗涤液收集于一个蓄水池中,加入石灰40kg/m3,聚合氯化铝500g/m3,聚丙烯酰胺4g/m3,搅拌下进行中和、混凝,然后静置;收集上清液,在此清液中加入50kg/m3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60-90min。后续处理按实施例1的工艺步骤和条件进行。
实施例3
将水解酸液和洗涤液收集于一个蓄水池中,加入石灰50kg/m3,聚合氯化铝600g/m3,聚丙烯酰胺5g/m3,搅拌下进行中和、混凝,然后静置;收集上清液,在此清液中加入60kg/m3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60-90min。后续处理按实施例1的工艺步骤和条件进行。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城固县振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理工学院,未经城固县振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20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