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退火炉对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1776.0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4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5/00 | 分类号: | C03C2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20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火炉 对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退火炉对接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平板液晶显示器玻璃基板制造过程中,用于完成基板玻璃退火过程所使用退火炉的对接技术的发明。
退火炉设备位于玻璃基板生产线的成型区域内,成型区域的生产任务是将液体的玻璃熔液,经过特定的成型设备形成在一定规格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厚度、足够的宽度、较小的应力以及达到一定的表面平整度的半成品玻璃板。
成型区域主要设备包括成型使用的马弗炉1,定型使用的成型区,消除应力及翘曲的退火炉,切断板面的横切机,纵向切除板面两侧废料的纵切机。
以往用于玻璃基板制造的退火炉都是固定在成型区的下方,采用悬挂式,或者整体退火炉由地面承重,采用落地移动结构。采用前种方式的退火炉一般节数较少,使用三节或者三节以下,退火炉整体重量较轻。而采用后一种方式的退火炉一般节数较多,使用四节或四节以上,多者可以用到十节退火炉,这种退火炉整体重量非常重,已不能够悬挂在成型区下部,因此采用整体落地的移动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退火炉对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退火炉组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由两节配置相同的退火炉组成,第二部分由两节以上的退火炉组成;
(2)将退火炉第一部分3吊挂于马弗炉1的下端,使退火炉第一部分3和马弗炉1共同移动;将退火炉第二部分4固定在退火炉移动升降机构5上面,保持退火炉第二部分4能够做水平和垂直移动;
(3)将退火炉第二部分4移动到退火炉第一部分3下方位置,通过伺服驱动装置移动退火炉第二部分4使其与退火炉第一部分3在垂直方向对准;
(4)启动伺服驱动装置升高退火炉第二部分4使其与退火炉第一部分3对接,对接处用缝制的耐火材料封接。
本发明的退火炉对接方法简单方便、安全快捷,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退火炉组同时加热成本高、移动困难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设备待机位置图;
图2为本发明的设备运动位置图;
图3为本发明的设备对接示意图。
其中:1为马弗炉;2为玻璃板牵引机构;3为退火炉第一部分;4为退火炉第二部分;5为退火炉移动升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2和3,一种退火炉对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退火炉组分成两部分,退火炉第一部分3由两节配置相同的退火炉组成,退火炉第二部分4由三节以上的退火炉组成;
(2)将退火炉第一部分3吊挂于马弗炉1的下端,使退火炉第一部分3和马弗炉1共同移动;将退火炉第二部分4固定在退火炉移动升降机构5上面,保持退火炉第二部分4能够做水平和垂直移动;
(3)将退火炉第二部分4移动到退火炉第一部分3下方位置,通过伺服驱动装置移动退火炉第二部分4使其与退火炉第一部分3在垂直方向对准;
(4)启动伺服驱动装置升高退火炉第二部分4使其与退火炉第一部分3对接,对接处用缝制的耐火材料封接。
本发明中退火炉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包括两节配置相同的炉体,吊挂于马弗炉1的下端,和马弗炉1、成型区一同移动。
退火炉第二部分4包括三节及以上配置相同的炉体,固定在楼面的退火炉移动升降机构5上。而移动支架可以通过伺服驱动装置进行移动。
在生产初期,升温阶段,退火炉第二部分4不参与马弗炉1和退火炉第一部分3的升温。
在开始引板作业时,玻璃料流出溢流砖前进行退火炉第二部分4与吊挂的马弗炉1系统对接操作。对接时,退火炉第二部分4通过退火炉移动升降机构5首先移动至马弗炉1的下方。然后升起后三节炉体与退火炉的前两节对接,对接处用缝制的耐火材料封接。
退火炉移动装置还具有微调功能,能够在退火炉基本移动到马弗炉1下方,再上升至与马弗炉1对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退火炉第二部分4的位置进行微调以完成对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1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补强暗区光线的投射式头灯
- 下一篇:探测装置、探测方法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