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总线技术的重型汽车CAN控制系统柔性配置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21032.9 | 申请日: | 2009-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8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白浩博;贾玉健;姚建军;李爱军;秦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智源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弋才富 |
| 地址: | 710054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总线技术 重型汽车 can 控制系统 柔性 配置 方法 | ||
1.基于总线技术的重型汽车CAN控制系统柔性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采用上位机柔性配置模块(1)生成车身系统的配置关系、定义硬件端口号、在配置表格中填写每个输入输出逻辑关系的定义,在此关系中包括的内容有本输入端口输入的信号属于高有效还是低有效、输入端口号、输出方式和输出端口号;第二步,上位机柔性配置模块(1)通过CAN总线传输此配置表格到中央控制器模块(2)中存储;第三步,在车辆行驶中中央控制器模块(2)扫描某一输入端口的输入状态,检查非易失型存储器中存储的配置关系就可以得出此输入端口代表的意义;第四步,针对高有效输入和低有效输入,在开关量输入检测上拉电源控制模块(3)上施加电平信号作为上拉,来控制开关量输入模块(4)的采样,检测出此输入开关量信号的目前状态;第五步,检查非易失型存储器中的内容,判断此输入端口所控制的输出端口是什么,并得出其输出方式;第六步,中央控制器模块(2)控制功率输出模块(5),完成对功率驱动的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总线技术的重型汽车CAN控制系统柔性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位机柔性配置模块(1)的功能包括完成整车输入输出端口功能的配置,其配置内容由CAN总线发送到中央控制器模块(2)中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总线技术的重型汽车CAN控制系统柔性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中央控制器模块(2)的功能包括接收来自上位机柔性配置模块(1)发送的配置信息,并由此信 息完成输入的检测和输出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总线技术的重型汽车CAN控制系统柔性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开关量输入检测上拉电源控制模块(3)的功能包括针对不同输入端口的不同输入特性,在高有效输入和低有效输入的情况下输出不同的电平作为上拉到输入端口上,作为输入检测的依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总线技术的重型汽车CAN控制系统柔性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开关量输入模块(4)的功能包括对输入的信号进行隔离和降压,然后将经过处理的信号输入到中央控制器模块(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总线技术的重型汽车CAN控制系统柔性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功率输出模块(5)的功能包括接收来自中央控制器模块(2)所输出的驱动信号,由功率驱动器件输出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基于总线技术的重型汽车CAN控制系统柔性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开关量输入模块(4)的检测高有效输入开关量信号的电路包括由开关量输入检测上拉电源控制模块(3)输入的控制电压(CTL-POWER),该电压与第一电阻(R1)串联作为低有效输入开关量的上拉电路,第一电阻(R1)的另外一端与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相连接后与第一输入端口(IN1)相连接;第一电容(C1)在电路中起到静电保护的作用;第二电阻(R2)的另外一端与第二电容(C2)相连接后构成RC滤 波电路后与第一光耦(U1)前级相连接,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整形,滤除杂波和干扰信号;第一光耦(U1)的前级与模拟地相连接,第一光耦(U1)的后级与数字地连接,从而使开关量输入信号电平与输入到单片机的电平实现隔离;第三电阻(R3)与5V电压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外一端与第一光耦(U1)后级的集电极开路输出端相连接,构成输入信号输入单片机的上拉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基于总线技术的重型汽车CAN控制系统柔性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开关量输入模块(4)的检测低有效输入开关量信号的电路包括由开关量输入检测上拉电源控制模块(3)输入的控制电压(CTL-POWER),该控制电压与第四电阻(R4)串联作为低有效输入开关量的上拉电路,第四电阻(R4)的另外一端与第五电阻(R5)、第三电容(C3)相连接后与第二输入端口(IN2)相连接;第三电容(C3)在电路中起到静电保护的作用;第五电阻(R5)的另外一端与第四电容(C4)相连接后构成RC滤波电路后与第二光耦(U2)前级相连接,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整形,滤除杂波和干扰信号;第二光耦(U2)的前级与模拟地相连接,第二光耦(U2)的后级与数字地连接,从而使开关量输入信号电平与输入到单片机的电平实现隔离;第六电阻(R6)与5V电压相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外一端与第二光耦(U2)后级的集电极开路输出端相连接,构成输入信号输入单片机的上拉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智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智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10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滚船舶倾斜试验的方法
- 下一篇:改良结构的机动车号牌防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