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器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0704.4 | 申请日: | 200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5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G09G5/10;H04N5/57;G01J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器 背光 亮度 调整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尤其是一种 用于液晶电视机的背光亮度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电视机大多具有背光亮度调整功能,特别是针对外 部环境光自动调整背光亮度,例如在环境光比较亮的场合,显示器自 动调高背光亮度,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反之在环境光较暗的场合显 示器自动调低背光亮度,从而减少电力消耗。
现有技术中显示器根据环境光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首先对环境 光亮度进行测量,再根据测量的环境光亮度选择电视机背光的亮度信 息,再根据对测量的环境光对接收到的图像信号执行图像处理,并且 基于图像处理的结果和接收到的图像信号计算接收到的图像信号的 图像处理增益。然后根据所选择的亮度信息和该图像处理增益控制背 光亮度。这样的背光处理方法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由于计算比较复杂, 导致相应时间比较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算法简单、相应速度快的显示 器背光调整方法及装置。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器的背光调整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
计算图像内容亮度,并根据图像内容亮度,确定图像内容的脉宽 调制;
测量周围环境亮度,并根据环境亮度,确定环境亮度的脉宽调制;
基于确定的图像内容脉宽调制和环境亮度脉宽调制,计算脉宽调 制输出值,通过对该输出值的控制实现背光亮度的调整。
优选地,所述计算图像内容亮度包括:将记忆上次平均亮度值和 当前读出的亮度值进行加权;将加权的值作为图像内容的亮度值。
优选地,将加权的加权因子值设为900。
优选地,测量周围环境亮度包括,通过光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成 数字信号,并保存在寄存器中。
优选地,计算脉宽调制输出值包括,将图像内容确定的脉宽调制 和环境亮度确定的脉宽调制相加,并除以2。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器的背光调整装置,所述的装置包 括:
图像处理模块,计算图像内容亮度,并根据图像内容亮度,确定 图像内容的脉宽调制;
环境光处理模块,测量周围环境亮度,并根据环境亮度,确定环 境亮度的脉宽调制;
背光调整模块,基于确定的图像内容脉宽调制和环境亮度脉宽调 制,计算脉宽调制输出值,通过对该输出值的控制实现背光亮度的调 整。
优选地,所述的图像处理模块包括:图像亮度检测单元,统计图 像的平均亮度值;图像亮度计算单元,将记忆上次平均亮度值和当前 读出的亮度值进行加权,将加权的值作为图像内容的亮度值;图像脉 宽调制转换单元,将图像背光亮度值转换成相对应的脉宽调制值。
优选地,所述加权的加权因子值为900。
优选地,所述的环境光处理模块包括:环境光测量单元,通过光 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保存在寄存器中;环境光脉宽调 制转换单元,将环境光数字信号转换成相对应的脉宽调制值。
优先地,计算脉宽调制输出值采用的算法为,将图像内容确定的 脉宽调制和环境亮度确定的脉宽调制相加,并除以2。
本发明由于只需采集图像内容的亮度和周围环境的亮度,并经后 台处理后,就可实现背光亮度的快速调整,克服了现有技术背光调整 相应速度慢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背光调整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背光调整装置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1、图像处理模块,11、图像亮度计算单元,12、图像脉宽调制转 换单元,2、环境光处理单元,21、环境光检测单元,22、环境光脉宽 调制转换单元,3、背光调整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并使本发明的 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实施例 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时检测图像的平均亮度和外界环境光的变化,根据检测 值对显示器背光进行控制。在进行具体步骤之前,需要对各个参数进 行定义。
定义两种背光调整方式的阈值,定义可以调节的背光亮度的最小 值和最大值,定义上次平均亮度值和当前读出的平均亮度值,定义上 次平均亮度值和当前读出的平均亮度值加权的加权因子,以及记忆上 次使用的脉宽调制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07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电轮胎
- 下一篇:以两接地支脚隔离不同性质端子的电子连接器